创造营宿舍日记第一季 更新至15期

分类:纪录片 大陆2019

主演:迪丽热巴 郭富城 苏有朋 黄立行 胡彦斌

导演:内详

最近因为《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的火爆,在豆瓣上引发了各种针对刘慈欣和这部电影的争议。从我个人的角度而言,如果真的要严谨地评价这部电影,不能仅仅把刘慈欣的创作理念纳入到讨论范畴里,而应该把刘慈欣的文本与好莱坞的类型叙事放在一起进行讨论。这二者的结合,产生出了一种奇妙又充满张力的化学反应,赋予了这部电影独特的气质。

刘慈欣作品最核心的特征,我认为是苦难叙事。他笔下的主人公常常陷入到一种非常极端的生存困境之中,故事的核心冲突是人类为了生存下去而进行的挣扎与反抗。而好莱坞类型片则恰恰相反,托马斯·沙茨在《好莱坞类型电影》一书中认为,类型片本质上是美国的民族神话。这一神话的母本,我认为并不是古希腊的《奥德赛》,而是基督教的《出埃及记》。如果进行一番类比,会发现好莱坞的很多类型片,都是在重复《出埃及记》的故事,比如约翰·福特在1939年导演的西部片《关山飞渡》,或者乔治·卢卡斯在1977年导演的科幻片《星球大战》。这些类型片,本质上都是对美国建国这段历史的艺术化重构,美国人离开欧洲来到美洲的过程,正如同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前往上帝的应许之地。所以西部片与科幻片都带有一种强烈的乐观主义精神,无论是开拓蛮荒之地,还是飞向神秘的外太空,都不是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反而是在使命感的驱使下去传播文明的火种。

大篷车变成了宇宙飞船

所以刘慈欣的文本与好莱坞的类型叙事,本身代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世界观。刘慈欣认为生存是第一位的,生存之后才谈得上文明,生命的存在和延续,并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需要付出很多代价、承担很多苦难。而好莱坞的类型片则会认为,信仰是第一位的,恰恰是信仰带来了生命,是信仰帮助主人公战胜了敌人、顺利来到了应许之地。我观看《流浪地球》的过程中,经常能感受到电影的编剧和导演,在努力地调和这两种矛盾的世界观,它最终的完成度很高,而且因为这种调和,让电影变得非常复杂和富有趣味性,它既不像刘慈欣原先的文本那样过于冷酷,又不像好莱坞的科幻类型片那样过于幼稚。

电影《流浪地球》的主人公是小人物,最终小人物拯救了世界。电影里,男主角刘启只是一个还在实习的运石车司机,但就在联合政府的所有科学家都已经放弃拯救地球的时候,他却因为与父亲之间的亲情联系,回忆起了他小时候与父亲之间的对话,从而想出了点燃木星拯救地球的计划。

这是好莱坞类型片最常见的叙事套路,原本不起眼的小人物,在精神力量的感召下,展现出了意想不到的潜力。因为好莱坞类型片要彰显的是奇迹,只有奇迹发生,才能证明精神力量的伟大。这就如同《圣经》里,以色列的战士都无法打败巨人歌利亚,但当时还是牧羊人的大卫王,却因为上帝的召唤而获得了勇气,最后只用一个石子就打败了巨人歌利亚。所以在好莱坞的类型片里,常常能看见一群非专业的人士聚集在一起,最后凭着某种信念,实现了连专业人士都实现不了的事情。比如让一个三流拳击手最后战胜了世界拳击冠军,或者让一个流浪汉最后在期货市场上战胜了贪婪的华尔街巨鳄,又或者让几个民间科学家找到了战胜外星人的方法。

但刘慈欣其实很反对这种带有民粹主义倾向的叙事套路,我看豆瓣上很多人批评刘慈欣支持集权主义,而我认为刘慈欣支持的其实不是集权主义,而是精英主义。在刘慈欣的作品中,技术精英往往掌握着拯救世界的关键,但盲目的大众宁愿相信谣言,也不愿相信技术精英的话。《流浪地球》的原著小说里,当地球脱离了太阳系后,民众突然觉得自己被联合政府给骗了,民间科学家观测了太阳,说太阳没有膨胀,然后民众就愤怒了,推翻了联合政府,处死了政府里的科学家,结果这些科学家刚死,太阳就爆炸了。在《三体》里也有类似的情节,能明显感觉到刘慈欣是用精英主义的立场反对民粹主义。

电影《流浪地球》妙就妙在编剧和导演设计了两条故事线,除了地上刘启这条故事线,还加上了太空中刘启的父亲刘培强这条故事线。如果仔细看电影,会发现这两条故事线的存在并不仅仅只是为了叙事节奏的好看,刘培强的故事线其实隐含着刘慈欣原著小说里的主题。如果说地上刘启的故事线,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好莱坞科幻类型片,那么太空中刘培强的故事线,则更多展现出了刘慈欣故事文本的精神气质。刘培强的故事线补充并且修正了刘启的故事线,让刘启这个小人物最终拯救世界的行为,显得没有那么强烈的民粹主义倾向。

在刘培强的故事线里,我认为最有意思的一个角色,其实不是刘培强,而是人工智能莫斯。表面上看,莫斯就是好莱坞科幻类型片中最常见的那种邪恶机器人。好莱坞主流的科幻类型片,其实在根子上是民粹主义和反科学至上主义的,它的一个常见主题是,当科技的发展失去了信仰的支撑,科技就会异化为人类的敌人,给人类带来灾难,只有那些依然坚持信仰的小人物,才能把科技重新拉回到造福人类的轨道上来。所以好莱坞科幻类型片里最常见的反派,就是疯狂科学家和邪恶的机器人。在电影《流浪地球》里,一开始莫斯给观众的感觉,就是一个邪恶机器人,当地球陷入危险后,它选择了逃跑,扔下地球不管,当刘培强和自己的俄罗斯同伴想要阻止莫斯时,莫斯甚至杀死了刘培强的同伴。但当刘培强真的进入主控制室后,莫斯却告诉了刘培强真相:它并不是逃跑,而是在执行联合政府授权给它的火种计划,当地球的毁灭已经不可避免的时候,它必须带着人类的文明种子独自离开。

莫斯让很多人联想到《2001太空漫游》里的HAL9000,但其实二者有着不同的文化隐喻

如果要在电影《流浪地球》里找到一个最符合刘慈欣本人价值观的角色,我相信一定是人工智能莫斯。特别有意思的一点是,当刘培强选择烧毁莫斯的时候,编剧甚至借莫斯之口,说出了原著小说里那句经典台词:“我知道,要人类一直都保持理性,确实太难了。”这句话在原著小说里,是联合政府的科学家在被处死前,说给反抗军听的。而在电影里,当莫斯被刘培强点燃,它在火焰中依然亮着自己的小红眼睛,用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的声音说出了这句话,竟然让莫斯的死亡显出了一点悲剧色彩。

莫斯代表着一种绝对的理性,对于刘慈欣来说,这种理性其实才是生命能够在宇宙中继续活下去最重要的东西。当刘启提出点燃木星的方案时,莫斯冷静地告诉刘培强,这个方案以色列科学家早就提出来了,通过科学的计算,这个方案的成功率几乎等于零。但刘启和刘培强就是要赌这个成功率几乎为零的方案能够成功,这不是出于理性,而是出于希望。

《流浪地球》的原著小说和电影里,都出现了“希望是我们这个时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这句话,但两者却表达了截然相反的含义。在原著小说中,希望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希望能够让人类在绝境中不会陷入疯狂,只有人类怀抱希望,才能始终保持自己的理性。但在电影里,希望成为了一种信仰,这种希望是出于感性而不是出于理性,刘培强正是因为怀有这种希望,所以才反对莫斯完全基于理性判断而采取的行动。

导演最终让女主角以一种感性的方式唤起了人们的希望

但电影《流浪地球》也并非完全站在希望这一边去反对理性,事实上,刘启点燃木星的方案最后确实是失败了,这就证明了莫斯的计算其实是对的。这个时候,刘启的故事线和刘培强的故事线汇合到了一起,刘培强通过引爆空间站的方式,完成刘启没有完成的事情。在我看来,刘培强这条故事线,不仅仅是为了连接地球与木星之间的火焰,他还同时连接起了希望与理性、好莱坞的类型叙事与刘慈欣的文本,最终让截然对立的两种价值观在电影中被嫁接到了一起。

说实话,刘慈欣的文本和好莱坞的类型片,这两种价值观到底谁对谁错,是一件很难三言两语说清楚的事情。两者都各自有着自己的文化背景,有人支持、有人反对,这都很正常。但《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编剧和导演尽了自己最大努力,试图把两者结合在一起,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可能存在的争议,我认为这是一件挺了不起的事情。中国科幻片才刚刚起步,在未来的道路上,既不可能亦步亦趋地完全学习好莱坞的类型片,也不可能完全把重担压在刘慈欣一人之肩上。也许中国科幻片需要更多类似的实验和尝试,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无论如何,我认为《流浪地球》是一个还不错的开始。

详情

排序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22-2023 www.55y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