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拐点之商鞅变法 已完结 共4期

分类:国产剧 中国2016

主演:鲍鹏山,姜鹏,李山

导演:余乐,张晓敏

1,公孙痤为何临终推荐相对陌生的商鞅给魏惠王,甚至说出不用即杀之?

史料中公所痤对魏王临终进谏后,又把经过告诉了卫鞅,这里不说公孙痤的公私分明,先公后私。

不好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要提出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建议,为什么要在死前推荐新人?

个人理解是,将死前的肺腑之言,魏惠王会轻视卫鞅,很明显卫鞅在魏国并未被重用,即便老师是魏相。

最大可能是因为他的身份~卫国贵族,因为他的身份,即便他的老师知道他的才能,也没办法委以重任;

另一个阴暗的想法是:他的老师并不想在活着时被弟子超越,所以才在死前推荐;

个人更认同第一个想法,老师只是在临死前替弟子的才能惋惜,对魏国的用人制度不满,临死前奋力一博,希望能打动魏惠王。

可惜并不能如愿,这也是一个国家的悲哀,不能留住并任用人才,可见此时魏国的变法浪潮已经落下。

2,魏文后李悝变法;齐国邹忌变法;赵国公仲连变法

3,秦国变法最为深刻。

历史地理学上的边缘崛起,文明中心如现在西亚战乱、落后,新大陆美国远超欧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

正如人类自身,年龄越大越不易接受新事物。因为早年接触的一切新事物,最终会变成阻碍自己的旧事物。

被鄙视为戎狄的秦国无疑是列国中最年轻者,也更易接受新事物。有些类似人们常说的暴发户,这是他们的优点,也是他们的缺点。

4,乱世之中,名士和君王并非简单的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君王挑选人才的同时,也被人才挑选。

商鞅先以帝道、王道陈言,而非自己法家擅长的霸道,明显做好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准备。也只有在那个天下割据的乱世,可选择的选项增多,各种人才才能真正找到施为之地。

5,对于纪录片以“悲惨、惨烈”来命名这个时代,明显是犯了以今观古的错误。

我更喜欢陈舜臣在《中国任侠传》里的描述,当时的人有一种倔强(或者耿直)的性格,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永不回头,决不肯妥协。他们简单却不肤浅,所以这个时代也被称为“元典时代”。

6,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非常讽刺,运木头本身并没有意义,商鞅除了立信之外,更想让人们盲目。

7,井田制缺陷越来越大的原因是生产力提高、人口增加,野外风险变小,农民能开垦的土地(私田)也越来越多,井田好处越来越小。

8,商鞅改革根本在于四个字“利出一孔”,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提升社会地位的方法只有一个~军功。

9,关于商鞅的结局,完全是站在儒家立场上批判。商鞅是被自己的法律害死的吗?并不是,他是被君主制害死了。商鞅的法律只能束缚人民,而非君王,但是君王也是人。怪不得柏拉图会有“哲人王”的设想。详情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22-2023 www.55y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