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达利:游戏结束 超清

分类:纪录片 美国2014

主演:扎克·佩恩

导演:扎克·佩恩

传说中,有一款游戏,常年占据各大“史上最烂游戏”排行榜……

传说中,因为这款游戏的滞销,世界上最大的电子游戏公司亏损巨大,从此一蹶不振……

传说中,几百万份滞销的游戏卡带被埋进垃圾处理厂,至今仍深埋地下……

这款游戏,叫做《ET外星人》。

那家被拖垮的公司,叫做雅达利(ATARI)。

那次事件,史称”雅达利大崩溃“。

这个刚刚过去的冬季学期,我在好奇学校开设了电子游戏通识的选修课程。讲到电子游戏发展史的时候,我没有过多的去讲那些脍炙人口的经典游戏,而是带同学一起看了一部豆瓣仅60人标记的纪录片《雅达利:游戏结束》,了解这段关于“史上最烂游戏”的故事。

一、如果你看过《头号玩家》

2018年,《头号玩家》红遍全球,尤其以各种游戏梗而为人所津津乐道。

这是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根据恩内斯特·克莱因的小说改编的电影。

斯皮尔伯格和克莱因,都在这部不起眼的纪录片里露面了。

而《头号玩家》的编剧扎克·佩恩,正是这部纪录片《雅达利:游戏结束》的导演,他以他的第一人称视角,回顾了“雅达利大崩溃”的故事。

雅达利公司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最初的代表作《Pong》被认为是电子游戏的开端。

在那之后的很多年,雅达利就是电子游戏的代名词,说他们开创了电子游戏这个行业都不过分。

雅达利的游戏曾经陪伴了一代像扎克·佩恩这样的贪玩少年。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他们再也没有玩到过雅达利的游戏。这让他很好奇,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二、如果你知道乔布斯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都曾经是雅达利公司的游戏设计师,并且开发了经典的撞球游戏Breakout。乔布斯因此从雅达利公司获得了5000美金的酬劳,并且分给了真正编写了这个程序的沃兹尼亚克350美金。

在雅达利公司工作是当时的程序员们梦寐以求的事。不仅有诱人的收入,更有Party一样的工作氛围。游戏设计师,作为当时的新兴职业,被雅达利公司打造的如摇滚明星一般受欢迎。

这其中就有《ET外星人》的设计师霍华德·华沙。

三、史上最烂的游戏?

霍华德·华沙加入雅达利的时候,正是雅达利的巅峰时期,年盈利近4亿美元,是美国历史上成长最快的公司。

华沙的第一部游戏作品是《亚尔的复仇》,他为了做好这款游戏,甚至创作了一篇8页的科幻小说作为背景。他还模仿《魔幻历险》设计了藏着他名字的复活节彩蛋。这部作品一上市就卖出了100多万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那时候的游戏,不像现在一样高度工业化,常常需要设计师一个人孤独的开发。一部游戏大概需要5-6个月的开发周期。

当时的雅达利,风头正劲,挥斥方遒。采购大IP,疯狂蹭热点。

在华沙操刀改编斯皮尔伯格的《夺宝奇兵》取得成功之后,他们认准了斯皮尔伯格的金字招牌,斥2200万美元巨资,买到了1982年的第一流量电影《ET外星人》的版权,进行游戏开发。

为了赶在圣诞假期前上市,开发周期只有五个星期。

当家设计师霍华德·华沙当仁不让,接下了这个任务,在此之前,他的每个游戏销量都超过百万份。在渡过了他人生中最辛苦的五个星期后,他顺利完成了游戏开发,斯皮尔伯格玩过之后,也不吝赞美。

游戏上市后,不出意料的很快卖出上百万份。但没过多久,就迎来了玩家的骂声一片,大家纷纷排队退货。

随后的事情就成了都市传说了。

四、一段都市传说

传说中,《ET外星人》,自此成为“史上最烂游戏”……

传说中,因为这款游戏的滞销,雅达利公司亏损巨大,从此一蹶不振……

传说中,几百万份滞销的游戏卡带被埋进垃圾处理厂,至今仍深埋地下……

这款游戏,因为实在太烂,搞垮了游戏独角兽雅达利,进而摧毁了一个几十亿市值的产业。

史称“雅达利大崩溃”。

似乎确实如此,美国的游戏行业在80年代中期经历了巨额缩水。家用游戏机市场从此只能看到任天堂、索尼、世嘉等日本公司的身影,直到新世纪,微软的Xbox问世以后才打破这个窘境。

故事容易流传,而真相却渐渐消失。

五、一次考古挖掘

2014年,几百人聚集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小城阿拉莫戈多。

这是传说中埋葬《ET外星人》的地方。

大家从四面八方聚到这里,围观挖掘《ET外星人》的考古行动。

聚在这里的人里,有这款游戏的设计师华沙。

当年风华正茂的他已经是一个中年大叔了。

1983年之后,他离开了自己热爱的游戏设计行业。30多年里,他换过无数的工作,做过房地产经纪人,做心理医生。花了30年时间才重新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

聚在这里的人里,有《头号玩家》的作者恩内斯特·克莱因。

他从小喜欢玩游戏,找彩蛋,游戏给他的创作提供了无穷的灵感。他11岁时候,因为自己找到了《ET外星人》里的彩蛋兴奋了很久。

他这一趟行程,先去了《权利的游戏》作者马丁家里,开走了借给他的DeLorean DMC12,那部《回到未来》和《头号玩家》里的主角车,他的副驾驶座位上,坐着的是ET外星人的玩偶。

聚在这里的人里,还有一些当年的贪玩少年以及他们的家人。

雅达利的游戏是他们的回忆,是他们生命里的一部分,对很多人来说,那是最快乐的部分。

聚在这里的人里,还有一些的贪玩少年。

一个看起来不到十岁的孩子说:我来这里,是因为我就喜欢玩烂游戏。

聚在这里的人里,还有一些都市传说的爱好者。

他们都在等待一个见证奇迹的时刻。

上图蓝衣服那位就是设计师华沙

六、破土而出的真相

最终,地下确实挖出了当年的游戏机和游戏卡带。

只不过挖出来的《ET》游戏只占其中一成左右,也远没有几百万份那么多。更多的其他的雅达利游戏,以及游戏主机。

1983年,发生在这里的,是游戏巨头雅达利的葬礼。

而2014年的这个出土仪式,则见证了历史真相的新生。

传说中,一款烂游戏摧毁了一家独角兽公司,乃至一个行业。

“实际上,《ET》被掩埋,并非它是史上最烂的游戏,大家是因为它被埋了,才说它是史上最烂的游戏。”

很多人这么说,是因为他们根本没玩过《ET》,只是人云亦云。

雅达利出了一堆烂游戏,大家却只把矛头指向《ET》,这太不公平了。

《ET》不是什么绝好的游戏,但也绝不是最烂。在当年以一人之力用五周时间做出的游戏,要和斯皮尔伯格团队打造出的年度最佳电影做比较,光画面一项就不知要吃亏多少。大家之所以退货,可能更多是因为电影和游戏之间的巨大落差。

雅达利公司和游戏行业当时确实经历了急速的衰退,但这个锅不该由《ET》或是华沙来背。

雅达利创始人布什内尔说:雅达利的失败是想要向一个已经饱和了的市场再卖1000万台雅达利游戏机。

开创了历史的人有时候会蒙受一些不白之冤。

而庸众的谣言从来不会散去,不管你是否身在其中。

不经历一次极致孤独的创造,你就很容易低估其他创造者的孤独。所以克莱因从马丁大叔那提车来给华沙翻案。

游戏在给人带来快乐和创造的同时,也带来了麻木和浮躁。

我们当然可以有单纯的娱乐和付之一乐的吐槽,但不可只有这些。在消费和享受的时候,不要忘记这些都是由其他人所创造。去看到创造的视角,从创造者的立场上思考,能更加理解世界的复杂,和创造的奇妙。

从《乓》到《ET外星人》再到《头号玩家》,有一条关于乐趣创造的线索贯穿其中。我开设电子游戏通识的课程,是希望在乐趣之余,也传递一些关于创造的价值。正如雅达利公司的格言所说:

We take fun seriously

我们认真玩!详情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22-2023 www.55y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