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的故事 完结

分类:纪录片 英国2011

主演:西蒙·拉塞尔·比尔

导演:西蒙·拉塞尔·比尔

1. 被誉为“交响乐之父”的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海顿(Joseph Haydn)生于1732年春。他是家里17个孩子中的老二,父亲是个车匠,父母平时都以唱歌为乐。维也纳圣斯蒂芬大教堂的唱诗班指挥曾来到海顿的学校访问,八岁的他就此加入了唱诗班。后来神父建议海顿阉割以保留悦耳的高音,幸运的是,他的父亲介入干涉了。最后,海顿因剪掉了另一个男孩的辫子而被逐出唱诗班。

2. 虽出身贫寒,生活窘迫到快饿死的地步,海顿的天赋却拯救了他。1761年,他受雇于艾斯特哈齐家族(尼古拉一世),担任了近30年宫廷乐师。《早晨》是海顿的早期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乐队的每位成员都有主奏的机会。另一早期作品《第22号交响曲》是为教会弥撒所作,日后获得了“哲学家”(The Philosopher)的别称。《第45号交响曲》(The Farewell)则是为了艾斯特哈泽宫的夏季庆典所谱写的36首交响曲之一,曲风严肃甚至有些激烈,其结尾隐含了海顿的抗议,即演奏者陆续离开舞台,吹灭曲谱架上的蜡烛,最后只剩两把小提琴以极弱音演奏,直至化为寂静。

3. 早期交响乐源于歌剧院,表演开场的乐章,并非一部完整的艺术作品。海顿将其延展为包含四个乐章的完整作品,通常以快板乐章开场(呈示部The Exposition),接着是一个长而缓慢的乐章赋予庄严感,然后再用一支小步舞曲调节气氛(展开部The Development),最后再用一个快节奏乐章结尾(再现部The Recapitulation)。

4. 1764年,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访问了伦敦。他的童年绝大部分是同父亲与姐姐在无休止的欧洲巡回演出中度过的。在莫扎特的父亲卧病在床期间,8岁的他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部交响曲。

5. 1777年,22岁的莫扎提前往德国西南部的曼海姆(Mannheim)拜访约翰·斯塔米茨(Johann Stamitz)的乐队,学习曼海姆火箭效果(The Mannheim Rocket)。1778年6月,莫扎特的《第31号交响曲》(日后被称为《巴黎交响曲》)在杜伊勒里宫首演,获得了不大不小的成功。

6. 1780s,莫扎特和海顿首次会面,海顿答谢了他的欣赏:“也许有人觉得我有点天赋,但莫扎特永远技高一筹。”1788年,莫扎特从海顿的六首交响曲中获得灵感,在几周内写出了三部交响曲——宏伟的《第39号交响曲》、阴郁狂暴的《第40号交响曲》(少见的以小调写成的交响曲)以及情感外露技艺华丽的《第41号交响曲》(也被称为The Jupiter)。三年后,莫扎特突然英年早逝。

7. 1790年,尼古拉亲王意外去世,他的儿子安东即位,立刻着手解散其父亲庞大而奢侈的音乐设施。打算启程前往英国前夜,海顿和Salomon与莫扎特共进告别聚餐,莫扎特十分担心海顿的身体健康。

8. 1791年,58岁高龄的海顿应小提琴家、作曲家和音乐会组织者Johann Peter Salomon之邀,不顾病痛从加来航行至多佛,签约带来六部交响曲。不幸的是,在混乱的行李转运过程中,他遗失了一部重要的音乐手稿。在伦敦,海顿受到热烈欢迎,他是史上首位享受到音乐巨星待遇的人。

9. 海顿定义了交响乐的形式:一部大型作品,通常由四个乐章组成,被认为是最崇高的音乐体裁。同时,汉诺威广场乐室的乐器编排与组合对后世交响乐团编制的影响也很大——乐团后方是木管组(Woodwind)、铜管组(Brass)和打击组(Percussion)(他们处在一个稍高的平台上),乐团前方是弦乐组(低音提琴Bass、大提琴Cello、中提琴Viola和小提琴Violin)。海顿将小提琴分为两个部分,第二组(The Seconds)和第一组(The Firsts)。在他本人的音乐会上,Salomon担任第一小提琴,而海顿则担任指挥。

10. 海顿的作品能直接与听众对话,其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开辟了一片崭新的音乐世界。他在伦敦停留了4年,写下了伦敦交响曲系列。《第98号交响曲》是其中的精品之一,这部作品是为了弥补旅途中遗失的手稿。海顿在其中加入了一个典型的海顿式惊喜——英国国歌的运用。《军队交响曲》(The Military)则是伦敦交响曲系列的第八部,完成于1794年,被认为是海顿访问英国期间的最大成功。

11. 时年60岁的海顿在离开伦敦返回奥地利途中,顺路拜访了德国小镇波恩(Bonn),在那里遇见了波恩选民管弦乐队的中提琴手,22岁的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此时贝多芬已经完成了两部值得注意的皇家清唱剧,海顿答应收他为徒:“你将拥有史无前例的思想。”

12. 正当贝多芬奠定了自己在音乐界的地位时,拿破仑(Napoleon Bonaparte)在12年里横扫欧洲。1799年,他在成功政变后任命自己为第一执政,致力于恢复共和国。贝多芬以该题材为基础,创作了《第三交响曲》(又称《英雄交响曲》,The Eroica)。贝多芬无比崇敬拿破仑,并将其比作古罗马最伟大的执政官。然而,当他得知拿破仑称帝时,他暴跳如雷:“他也不过是一介凡夫俗子!现在他也要践踏人权以逞其个人野心了!他将骑在众人头上,成为一个暴君了!”对于贝多芬来说,拿破仑的伟大在他加冕那天消失殆尽。

Chapter 2 Beethoven and Beyond

1. 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市,家境贫寒。幼年的他饱受酒鬼父亲的打骂,20多岁时听觉便逐渐退化。法国大革命时,贝多芬还是个懵懂少年,因母亲早亡而不得不为养家糊口奔忙。他加入了共和主义者阵营,同时认为要想做一位不依附权贵的作曲家,就必须为人类争取自由和人权。童年的艰辛困苦使其个性捉摸不透又不讨人喜欢,他一生都在努力寻求个性的解放,以及对命运的誓死抗争。

2. 1808年,一场音乐会在维恩河畔剧院拉开帷幕。时年38岁的贝多芬通过这场音乐会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在该演出中,两部新作品《第五交响曲》(又称《命运交响曲》)和《第六交响曲》(又称《田园交响曲》)首次与观众见面。《第五交响曲》描绘的是誓死不屈从于命运摆布,最终赢得光辉胜利的传奇。《第六交响曲》则是贝多芬在早期音乐会血本无归后,为了排解忧愁在郊外散步时所作。一般的交响曲只有四个乐章,该交响曲却有五个乐章,而且是贝多芬所有作品中唯一一部每个乐章都有小标题的作品,这是标题音乐(Programmatic Music)的前身。在第二乐章《溪畔小景》(《Scene By A Brook》)结尾处,贝多芬用音乐忠实再现了夜莺、鹌鹑和布谷鸟的叫声。

3. 《第五交响曲》和《第六交响曲》首演完毕不久,拿破仑率兵入侵奥地利,占领了维也纳。贝多芬藏身于哥哥家的地下室。为了保护听觉,他只得把头深埋在枕头里。时年77岁的海顿则比较幸运,拿破仑出于崇敬甚至派兵来保护他。海顿是一位坚定的反共和主义者,他以自创的颂歌《上帝保佑吾皇弗朗茨》(又名《德意志高于一切》)来抒发观点。不幸的是,在法国入侵几周后,海顿便在沉睡中平静离世了。

4. 自此,贝多芬成为了维也纳音乐界毫无争议的翘楚。1813年,他的《第七交响曲》(又称《胜利交响曲》)首演,恰逢拿破仑遭遇战败。第二年,《第八交响曲》以机智幽默的曲风为他赢得了新的听众。1824年,贝多芬的最后一部交响曲《第九交响曲》在康顿剧院(如今这里是萨赫大酒店)首演。该作品的灵感来自席勒(Friedrich Schiller)的《欢乐颂》(《The Ode To Joy》),贝多芬在20岁出头时就曾为这首诗谱曲。他在这部交响曲中首次加入了人声。三年后的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与世长辞,享年56岁。

5. 贝多芬希望他的作品能够让人一听即懂,但其创作目的绝不仅仅是娱乐大众,而是想给人们醍醐灌顶般的感受,他的音乐就像演讲一般。他希望自己的音乐能在演奏结束后,依然久久回荡在人们心田。在他有生之年,所有交响曲皆得以出版,也有机会在欧洲各大城市公演。

6. 两万名哀悼者(维也纳人口的十分之一)参加了贝多芬的葬礼,其中包括作曲家舒伯特(Franz Schubert)。他陪伴遗体来到北维也纳墓园,不幸的是,两年后他也被葬在了这里。直到1839年,舒伯特的两部交响曲才吸引了人们的注意。《未完成交响曲》在1860s才首次公演。事实上,舒伯特除了艺术歌曲和钢琴曲,也创作了多部交响乐,但在他生前没有一部得到公演,最著名的一部则只完成了一半。《第九交响曲》体现了他宏伟的计划。

7. 舒伯特的父亲是一所学校的校长,他和朋友们常在父亲的学校里演奏。舒伯特的作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对音乐的处理更加轻松随意。他的杰出之处在于,他可以在交响乐中按照自己的兴趣来演绎声音,不用总是担心整个作品的脉络,虽然其中也包含了贝多芬式的创作逻辑。舒伯特的音乐中有留白,听众可以自行插入想象,这正是他音乐的包容之处。舒伯特带领听众开展一段旅行,那种模棱两可的感觉令人感觉妙不可言,音乐的表达方式十分大胆。

8. 然而,舒伯特说完“我想写交响乐”后就遗憾而终了。1888年,他的遗体被转移到中央墓园,与贝多芬毗邻。据说舒伯特的兄弟Ferdinand Schubert是贝多芬新墓碑的设计者。

9. 1825年,法国的一名医学生柏辽兹(Hector Berlioz)不顾父亲反对弃医从乐,进入了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在开始学习后不久,他聆听了前一年辞世的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在法国的首演。法国正统音乐家认为其作品古怪、不和谐、刺耳又聒噪,听上去毫无旋律性可言,演奏起来又极其费劲,但柏辽兹认为该曲简直不可思议,同时他声称自己将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10. 1830年,基于一场因争议重重的选举引发的巷战,柏辽兹创作了《一位艺术家的生活片段》。故事内容是男主角爱上了一位高不可攀的女子,单恋的痛苦使他疯狂,他试图通过过量吸食鸦片来自杀,但毒品却使他陷入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奇异幻觉中。柏辽兹称这部作品为《幻想交响曲》。实际上,该作品的创作与1827年9月柏辽兹来到奥德翁剧院观看由爱尔兰女演员Harriet Smithson主演的《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有关。他疯狂地爱上了她,因此决定写出一部宏伟的交响乐,成为一位公认的伟大作曲家,从而能够以对等的身份接近心上人。1832年末,Harriet意外出席了一场音乐会,这才意识到一切皆因她而起。当晚两人终于认识了彼此,柏辽兹当场求婚,而Harriet也接受了。1833年10月3日,两人在英国驻法大使馆结婚。

11. 柏辽兹在音乐形式上的创新之一就是固定乐思(Idee Fixe),一段象征着一种强迫观念的旋律。贝多芬这样的作曲家会选取一段旋律作为主旨,将其逐步分解展开。反之,柏辽兹的固定乐思基本保持不变,每次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但都极富辨识度。同时,柏辽兹不会弹钢琴,只会演奏长笛与吉他,因此他比较习惯于悠长且极富民歌特色的旋律。

12. 柏辽兹出生于工业革命年代,1820s阀门的发明意味着新型铜管乐器的出现。在他的交响曲首演后不到五年,大号(Tuba)获得了专利。此前从没有作曲家像他一样明确地标注出每一部分演奏乐器的数量,在他眼中,整个乐团仿佛就是一件大师级的乐器。

13. 柏辽兹在巴黎的12年间创作了四部交响曲——《幻想交响曲》、一部基于拜伦诗作的交响曲、一部雄伟的葬礼交响曲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交响曲》。36岁的柏辽兹用这部作品向Harriet表达爱意,同时不仅用音乐讲述了故事,还让乐器成为了剧中的演员,比如长笛和木管乐器代表朱丽叶,大提琴则代表罗密欧。可惜的是,该作品公演三年后,两人的婚姻破裂,Harriet在十年后逝世。年过六旬、健康欠佳又无人陪伴的柏辽兹在临死前回到了他的出生地格勒诺布尔(Grenoble),在这里遇见了自己少年时期的心上人Estelle并向她表白。

14. 交响乐史上的下一步发展来自一个以德国小镇魏玛(Weimar)为中心的思想流派,代表人物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和席勒。李斯特(Franz Liszt)改编的钢琴版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使魏玛在音乐界众所周知。李斯特是当时欧洲最著名的钢琴演奏家,被人们崇拜和赞美了20年。与贝多芬和柏辽兹不同,他一直过着富裕又舒适的生活,因此他接受了魏玛大公爵的资助,担任魏玛宫廷的特别宫廷乐长。

15. 来到魏玛的头十年,李斯特谱写了12首交响诗——这是一种单乐章曲目,利用整个管弦乐团来尝试新的叙事方式,它们都是标题音乐,且极富文学色彩。李斯特的首部完整规模交响曲,为歌德的《浮士德》(《Faust》,三位主人公分别是男主角Faust,女主角Gretchen和恶魔Mephistopheles)配上了深刻有力而令人不安的音乐。歌德认为,追求卓越和高品位能够将强调均衡的古典主义思想与强调个人情感的浪漫主义思想相结合。李斯特同意该观点,并且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将听众的现有知性思维转化为发自内心的感性反应。

16. 除了原创作品外,李斯特的伟大贡献还包括贝多芬和柏辽兹多部交响曲的钢琴改编曲,这对于传播和普及交响曲起到了关键作用。

17. 李斯特通过乐旨来刻画人物及其情感的能力深刻影响了同时代的许多音乐家。瓦格纳(Richard Wagner)前往魏玛拜访了李斯特,并且大方承认自己的歌剧大量借鉴了他的音乐。

Chapter 3 New Nations and New Worlds

1. 1876年,弗朗茨·约瑟夫(Franz Joseph)国王下令拆除维也纳城墙,用一条豪华的环城大道(又名戒指路)取而代之。与此同时,瓦格纳的大型歌剧《女武神的骑行》也开始进行创作。瓦格纳曾断言“交响乐已死”,当他在拜罗伊特的特制剧院里首演《尼伯龙根的指环》时,他选用了贝九作为开场,仿佛在宣告:“告别贝多芬吧,我的时代来临了。”

2. 1870年,维也纳的新音乐厅金色大厅正式对外营业,这里也将成为瓦格纳与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的交锋之地。勃拉姆斯来自德国汉堡,成长于一个新教路德派家庭,但他本人并非信徒。1876年,他耗时14年完成的第一部交响曲在德国首演,同年12月17日在金色大厅演出,作为对贝多芬诞辰的庆祝。勃拉姆斯的作品获得了巨大成功,乐评人的力推使民众热情更为高涨,其中的关键人物就是勃拉姆斯的好友和支持者Edward Hanslick,他煽起了勃拉姆斯与瓦格纳之争。Hanslick热爱纯粹抽象的音乐,认为瓦格纳只求表现哲理,而牺牲了音乐的旋律与形式。瓦格纳则认为,纯粹的音乐是不存在的,音乐可以影射政治也可以指出社会问题,重点是要用音乐传达一种想法。

3. 瓦格纳不仅有乐迷,还有信徒。其中最重要的一位就是年轻的管风琴手兼作曲家布鲁克纳(Anton Bruckner)。布鲁克纳出生于林茨(Linz)附近,曾是唱诗班少年,后任管风琴师,就职于圣弗洛里安的奥古斯丁修道院。他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马勒形容他半傻半神。布鲁克纳的《第三交响曲》是献给瓦格纳的,并于1877年12月在金色大厅首演,仅比勃拉姆斯的《第一交响曲》晚一年,可惜以惨败告终。瓦格纳教会了他如何组织音程跨度很大的乐曲,如何使用和声和表现力去填补音乐中巨大的时间跨度。勃拉姆斯把布鲁克纳的交响乐比作一条巨大的蟒蛇,但他古怪的交响曲最终还是被维也纳接受了。只不过布鲁克纳和马勒的作品由于篇幅很长、创意独特、充满野心而蕴含焦虑,因此直到1960s-70s才为国际听众所熟知。

4. 哈布斯堡王朝治下有17个不同的民族,但很多民族并不愿意成为这个熔炉中的一部分,并于1848年起义。动乱后,18岁的弗朗茨登基,开始了长达68年的统治。然而由于许多要求未能满足,民族仇恨日益加深,尤其是在波西米亚。1880年,莱比锡一家报纸报道了布拉格的音乐奇才德沃夏克(Dvorak),日益尖锐的民族关系为他的作品增添了许多魅力。

5. 德沃夏克的父亲是一位屠夫兼旅馆老板,因此他在欢乐的歌舞声中长大。他的《第六交响曲》是写给维也纳爱乐乐团的,但实际上该作品在1881年于布拉格首演,直到1942年才被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德沃夏克以勃拉姆斯的交响曲为典范,但他并无采用典型的诙谐曲(Scherzo)和间奏曲(Intermezzo)形式,而是选用了波西米亚的民间舞曲富瑞安舞曲(Furiant)。

6. 德沃夏克在音乐中显示民族特征,他所做的正是把交响乐从上流社会推广给更多普通听众。继勃拉姆斯因匈牙利舞曲成名后,德沃夏克也因斯拉夫舞曲而家喻户晓。当然,勃拉姆斯是在模仿自己在维也纳听到的匈牙利吉普赛舞曲,但德沃夏克写出的富瑞安舞曲和斯拉夫舞曲都富有民族情怀。

7. 德沃夏克与柴可夫斯基以及勃拉姆斯是好友,但勃拉姆斯不信上帝。德沃夏克曾经感叹:“勃拉姆斯连上帝都不信,怎么可能作出如此美妙的音乐呢?”勃拉姆斯也很欣赏德沃夏克的音乐,同时给予了他很大帮助。但总体来说,勃拉姆斯对维也纳的正统音乐是不屑一顾的。像柴可夫斯基和德沃夏克这样的民族作曲家虽极富色彩,却有失严肃,布鲁克纳评价:“你可以给一对香肠涂上蓝色或绿色,但它们终究还是一对香肠。”

8. 1890年,一位年轻的芬兰作曲家西贝柳斯(Jean Sibelius)来到维也纳学习。他是瓦格纳的超级粉丝,但也很欣赏贝九和布鲁克纳的《第三交响曲》。同德沃夏克一样,他的交响曲也富有民族特色。西贝柳斯从芬兰史诗《卡勒瓦拉》(《Kalevala》)中寻找灵感,着重描写了其中颇具悲剧色彩的反面英雄库莱尔沃(Kullervo)。他于1892年完成了《库莱尔沃》,随后于1899年创作了惊世名作《芬兰颂》。

9. 《卡勒瓦拉》的出现令芬兰人恍然大悟,原来这片土地在基督教会统治时代、瑞典统治时代和俄国统治时代之前便早已拥有了悠久的历史。在瑞典统治下度过六个世纪后,芬兰大公国于1809年成为了俄国的附属国。1894年,赫尔辛基市政厅广场树起了亚历山大二世的雕像,芬兰人称他为英明的沙皇。与其他附属国不同,芬兰人拥有一定自治权,但从1890s开始,俄国政府逐渐限制芬兰的自治权,这激起了芬兰人的民族独立运动。

10. 西贝柳斯的好友,画家加伦-卡雷拉(Akseli Gallen-Kallela)因其以《卡勒瓦拉》为主题的画作而著名。而《卡勒瓦拉》中流传最广的就是库莱尔沃的故事,它讲述了一个悲剧,库莱尔沃勾引了他邂逅的一名女子,日后才发现那正是自己的妹妹。西贝柳斯谱曲时选取了具有进攻色彩的铜管乐器,震惊了当时的乐坛。

11. 西贝柳斯拒绝人们将他塑造成一位民族主义作曲家,他希望自己的音乐既有民族主义色彩,又能在国际上声名远播。英国人和美国人很欣赏他的作品,因为与德国不同,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传统中缺失了深厚而系统的音乐文化。

12. 1907年,马勒(Gustav Mahler)前往赫尔辛基的一场音乐会担任指挥,并会见了加伦-卡雷拉,通过他结识了西贝柳斯。某天散步时,两人讨论了交响乐这种形式。西贝柳斯崇尚严整而富有逻辑的构架,马勒却认为交响乐应如大千世界一般包罗万象。马勒成长于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村中还驻扎着大量士兵,因此他的童年充斥着军队进行曲以及军号声。他放弃了犹太教的信仰,改信基督教,以便在维也纳立足。

13. 马勒的好友克里姆特(Gustav Klimt)为1902年的贝多芬展绘制了一幅壁画,图中的马勒被描绘出英气逼人的骑士。它以绘画的形式展现了瓦格纳眼中的贝九。马勒在这届展会上担任改编版贝九的指挥。他在创作《第三交响曲》时,受到了贝多芬所作《欢乐颂》的启发。马勒和克里姆特一样,善于从私人化的角度进行创作。他的《第三交响曲》几乎颠覆了交响乐的构架,包含六个乐章,时长近100分钟,是耗时最长的交响曲之一。

14. 马勒因自己有机会去开发管弦乐团的潜力而欣喜若狂,他让管弦乐团做出的改变是无人胆敢尝试的,就这点而言,他可谓继承了柏辽兹的衣钵。马勒热衷于在乐曲中加入各种极端化声音,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令他成为了20世纪第一位伟大的作曲家。

15. 马勒平日在歌剧院担任指挥和导演,只在假期作曲。然而由于出生于波西米亚,在犹太家庭长大,马勒总是与社会格格不入。尽管他天赋异禀,却遭到反犹主义的打压。不过,马勒、德沃夏克、柴可夫斯基和西贝柳斯等民族乐派作曲家,即将成为新生音乐文化的奠基人。

16. 1891年,柴可夫斯基应邀指挥卡耐基音乐厅的开幕音乐会。马勒担任了纽约爱乐乐团和大都会歌剧院的指挥。德沃夏克则成为了国家音乐学院的院长,年薪15000美金。同时,他在纽约创作了《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并与1893年12月16日在卡耐基音乐厅首演。这场演出由安东·塞都(Anton Seidl)指挥,他是汉斯·李希特(Hans Richter)的助手,曾协助其在拜罗伊特指挥《尼伯龙根的指环》,事实上他是一位忠实的瓦格纳拥护者。

17. 德沃夏克在美国待了两年半,他在音乐学院的学生中有几个非裔美国人,包括艾灵顿公爵的老师。德沃夏克曾说过:“在黑人音乐的旋律中,我发现了伟大音乐流派所需具备的一切元素。”他刚到美国时就搜集了一些与音乐相关的材料,其中有一本知名杂志《黑人音乐》,上面刊登了一篇Johann Tonsor所著的文章,介绍了六例黑人音乐。其中《马车轻摇载我回家》中的一段旋律被德沃夏克用作《自新大陆》的创作素材。事实上Johann Tonsor并不存在,这个名字是来自肯塔基州的一位研究黑人音乐的人种学家Mildred Hill取的,而《生日快乐歌》正是她的作品。

18. 吸引德沃夏克的另一元素是印第安文化,他对Longfellow的《Song of Hiawatha》着迷不已。给德沃夏克推荐《黑人旋律》文章的评论家James Gibbons Huneker在首演评论中向德沃夏克为美国音乐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致敬。

19. 在当时,拥有交响乐传统是证明一个国家是否正统的标志,所以美国人希望德沃夏克创作美式交响乐。沙皇俄国也是如此。在圣彼得堡,能够把民族音乐灵魂与德国传统融为一体的集大成者便是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1893年10月,他的新作《第六交响曲》(又称《悲怆交响曲》)在金色大厅首演,由本人亲自担任指挥。由于他的作品非常流行,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总被认为缺乏深度,但该交响曲却是一首纯粹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首演后9天,柴可夫斯基就与世长辞。

Chapter 4 Revolution and Rebirth

1. 1912年,马勒的最后一部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演。

2. 肖斯塔科维奇(Dmitri Shostakovich)是一位音乐神童,1919年,年仅13岁的他就进入了音乐专科学院学习。16岁时,肖斯塔科维奇的父亲去世,为了养家糊口他开始为默片配乐。他19岁时的毕业习作《第一交响曲》是苏维埃政权下诞生的第一部音乐杰作,仅一年内就在柏林、维也纳、费城和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了公演,广受赞誉。《第一交响曲》就像是默片的配乐,诙谐而充满黑色幽默,不幸的是,肖斯塔科维奇的幽默感在斯大林的迫害下消失殆尽。

3. 1920s,苏联的艺术家进行了一系列大胆激进而富有新意的创作。然而好景不长,1932年,在斯大林的统治,社会主义成为了苏联的国策,政府要求作曲家的作品为社会服务,并极尽正面地反映周遭生活场景。为了纪念卫国战争,肖斯塔科维奇创作了《列宁格勒交响曲》。苏联人把乐谱拍摄在微缩胶片上,然后用美国军舰送往美国,这正是同盟国想要的公开表态。

4. 战争胜利后,人们翘首以待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九交响曲》。但该作品却与官方的期待完全不同,肖斯塔科维奇回归了海顿的风格,表面上看起来轻松愉悦,实际上却十分悲伤,而巴松管(Bassoon)比其他所有乐器都更能表现这种讽刺和惆怅。

5. 美国著名作曲家科普兰(Aaron Copland)被《列宁格勒交响曲》的魅力折服,自己也创作了一部交响曲来庆祝盟军的胜利。《普通人的号角华彩》改编后被用于他的《第三交响曲》末乐章,充分反映了他的平等主义思想,因为他深知正是那些普通士兵将去承载战争所赋予的责任。科普兰是一位很俭朴的人,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纽约市搬来搬去,并且追求简洁与实用。他的《第三交响曲》成为了在美国演出最多的交响作品。

6. 艾夫斯(Charles Ives)1874年10月20日生于新英格兰,他是作曲家中的另类——一位纯粹的美国本土音乐家。他受过系统的音乐教育,将经常听到的民谣、通俗音乐和宗教音乐以崭新方式重新整合,创作出诸如《假日交响曲》之类的作品。艾夫斯的父亲George Ives是一名音乐教师兼任乐队指挥,他的乐队经常为游行队伍、节日庆祝以及追悼会提供演奏服务,被认为是丹伯里(Danbury)最好的铜管乐队。年少的肖斯塔科维奇曾为革命中丧失的人们创作了葬礼进行曲,艾夫斯的哀乐却是为他的宠物猫所作。这首哀乐大受褒赞,于是他又为邻居家死去的宠物作了哀乐。

7. 17岁时,艾夫斯创作了早期作品《假日快步舞曲》。直到1909年,35岁左右的他才创作出《第二交响曲》,但该作品直到1951年才进行了首演。之后的10年中他完成了更具激情的《假日交响曲》。艾夫斯很有远见,他不断尝试,希望能找到一种能代表美国的风格。他在创作生涯初期模仿了欧洲式交响乐,但绝非被动接受。艾夫斯想创作一部欧洲式的交响曲,但其中的素材却是美国式旋律。

8. 艾夫斯不想依靠音乐谋生,因为如果需要用音乐挣钱,作品就必须能卖出去,而他无意于迎合任何人的口味。因此艾夫斯成为了保险推销员,并且靠卖保险成为了百万富翁。艾夫斯的实验主义部分来自于他的父亲会同时用两种不同曲调演奏,以此训练他。至少在美国,艾夫斯是第一个写出在同一时刻出现两支曲调的人,这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而当父亲告诉艾夫斯,交响曲的起止音符往往一致时,他回答:“这简直愚蠢之极,就跟人必须死在自己出生的那栋房子里一样蠢。”

9. 曾被德国人称为“音乐荒漠”的英国涌现了埃尔加(Edward Elgar)这样的作曲家,他的《第一交响曲》广受欢迎,即使在德国也是如此。威廉姆斯(Ralph Vaughan Williams)则迫切希望创造出一种国家风格。他对民谣很感兴趣,这个特点贯穿了他的音乐,也为他的一些作品诸如《田园交响曲》招来了地方主义的骂名。

10. 在过去的250年间,我们见证了交响乐的演奏者从宫廷中的一小部分乐师到如今超过100人的交响乐团。作品既有表达个人情感的,也有公开宣言。交响乐对于音乐的意义正如莎士比亚之于文学。

详情

排序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22-2023 www.55y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