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精兵成长记 第31集完结

分类:国产剧 大陆2020

主演:胡铮,陈康

导演:李鑫

我喜欢这个剧,是因为这个剧里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古装世界。在这个剧里,古人有着社会制度的局限性,也有着接收新思想的革新性,“现代思想与古代制度的碰撞”作为中心思想贯穿全剧,以男主母亲为发起者,男主等人为承继者,在这个另类的世界里,开展一次空前绝后的头脑风暴。当旧制度的掌权者捍卫自身的权力,当新生代的先驱者唤醒被奴役的灵魂,新政与旧制在同一个时空下碰撞与交融,带给人们更多的却是对人性与生命的重新思考与定义。


目录一览:

一、滕梓荆的启迪

二、详解林珙之死后,范闲五竹争执(18集)

三、他们要的,只不过是一个结果(21集)

四、范闲与婉儿锁了

五、详解范闲吟诗(27集)

六、麒麟财子范思辙

七、林婉儿的胆大心细(29-32集)

八、燕小乙的多面性

九、言冰云的人设与演绎(38-46集)

十、云深归何处。——记五竹

十一、乱世浮萍——记司理理

十二、深不可测的陈萍萍(41-42集)

十三、兄弟情谊——记海棠朵朵

十四、沈重的选择

十五、言若海是个什么样的人?

十六、详解肖恩之孙布局的可操作性(41-42集)

十七、详解言冰云人设的立体性

十八、详解司理理人设的立体性


一、滕梓荆的启迪

在范闲第一次看到鉴查院的石碑时,说母亲有个远大的志向“改变这个世界”,可惜他没有。在滕梓荆离开后,范闲却说,他突然间又想改变这个世界了。

人,总是在事不关己时,选择高高挂起、作壁上观。只有身临其境之时,方能体会到那种切肤之痛,刻骨铭心。“他只不过是个侍卫”,这句话范闲自己也说过很多次。在范闲口中,这句话只不过是在简简单单阐述滕梓荆的职业,但在其他人嘴里,却带着一种习以为常理所当然,而最刺痛范闲的,恰恰就是周围人眼里的这种漠视与毫不在乎。

范闲当滕梓荆是兄弟,不是卖身的仆人,也不是杀手的交易,而是两肋插刀的手足情深。在最初的日子里,他们也曾经鸡同鸭讲过,但后来,他们都放下了戒备,对彼此敞开心扉,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对方的所思所想,虽然生活里每每插科打诨傲骄互损,但他懂的,他亦懂,一切尽在不言中。范闲劝滕梓荆携家眷远离京城,是为了让其远离权贵这潭浑水;滕梓荆为范闲滞留京城,是为了护范闲周全。平静的日子过得太安逸,即使偶有暗流,也不足以被人重视,直至漩涡已成把人吞噬。滕梓荆的死,是剧中的一处小高潮,是范闲对这个世界认知的觉醒,亦是他对母亲志向的理解与继承,在思想上也更加成熟深邃。

滕梓荆这个角色有着奇妙的魅力,不仅仅是由于演员的细腻演技,更是由于角色本身的层层递进抽丝剥茧又戛然而止。澹州初逢,我以为他只是鉴查院里的酱油角,刻板霸道却被上级玩弄于鼓掌之中,一枚官场中的牺牲品。后来他诈死,重返京都,向范闲投诚,又暗查妻儿,让我发现他虽然深受封建制度的荼毒,但又不失思维中的灵活。渐渐地,他成了范闲的跟班儿,多了与妻儿的相处,有了父亲的慈爱,却又不忘对兄弟的关注与解围。一个纸片NPC渐渐地多了些烟火气儿,有了人味儿,变成了活生生立体的角色。然而,正当我们沉迷于他与范闲的日常互怼时,一切的镜头突然间被定格。透过黑白色的回忆,兄弟的感慨与决绝,妻儿的托孤与牵挂,在烟消云散后凝为永恒。一个在下线后才令人回味无穷的角色,一个在失去后才令人倍感珍惜的角色,我想,这才是编剧大大塑造的最成功的地方。

男儿之间的真情,没有磨磨唧唧地煽情,于大大咧咧中却早已认定彼此。


二、详解林珙之死后,范闲五竹争执(18集)

18集对白如下。

范:我问你,昨天晚上你把我打晕了,你去了哪儿?你知不知道就这么一会儿工夫,他可能:已经跑了?!

5:我杀了林珙。我跟着他出城,将他杀了。

范:你既然要杀他,你昨天晚上拦着我干什么?

5:因为你没下定决心杀他,你的心已经乱了。

范:谁给你的权力杀他?!

5:是小姐给的权力。你做不了的决定,我替你做。

范:总是这么说。

5:你没有决定要杀他,我替你杀。

范:总是这么说。

5:谁想杀你,我就杀谁。

范:你总是这么说。你要这么说的话,牛栏街刺杀的时候,你在哪儿?有人要杀我的时候,你在哪儿?

5(有些慌张,说话微微结巴):牛栏街刺杀时,我不在京都。(微微停顿)对不起,不会有下次了。

有人说林珙的护卫队都死了,范闲此时此刻也没有遵守众生平等的思想。其实这个想法是不对的。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知范闲只知晓林珙已死,五竹并没有提及其护卫的问题。范闲不是圣父,杀人偿命理所当然,所以他只对杀滕梓荆的人下手,执行者程巨树必死,主使者林珙也该死,尽管林珙是林婉儿的二哥,虽然范闲对其的杀心并不是100%,但他还是选择去向林珙复仇。因此,在得知林珙已死的消息后,范闲比较平静,只是表达了疑惑“为什么拦我?”。而真正让范闲发飙的,是黑体字部分,也就是五竹杀林珙的理由,“你下不了手,我就替你动手了”,所以范闲才会质问五竹“谁给你的权力”。可见,范闲是完全不认同五竹的这个杀人逻辑的。范闲杀林珙,是为了给滕梓荆报仇,可以说是林珙为杀范闲滕梓荆付出的代价,起因是滕梓荆之死。而五竹杀林珙,则是因为范闲下不去手,变成了五竹为了范闲去杀人,事情的本质就变了,起因变成了范闲手软。当然,五竹后面的解释越描越黑,什么“小姐给的权力”,什么“谁想杀你,我就杀谁”。有人疑惑为什么林珙死了,范闲却在生五竹的气。其实让范闲心寒的是五竹杀人的动机,是五竹为了自己而杀人,却把这一切都认为是理所应当,“谁威胁范闲,我就杀谁”,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漠视,觉得一个生命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是一件不需要正视的小事,和众人的那句“他只不过是个侍卫”一样,而说出这样的话的人,却是从小把他养大的五竹叔,他最亲近的人。范闲此时的不满,正是他心中众生平等的体现,即使是他最亲近的人,也不能够视其他生命为草芥。至于范闲后面又提到了牛栏街,其实只是对于五竹杀人动机的迁怒,他并不是真的怪五竹那个时候不在京都,否则,后面就不会问他那段时间去了哪里又有什么新发现了。五竹会说对不起,是因为他开始意识到了自己的做法令范闲很生气,虽然说他未必能够彻底理解范闲生气的原因,但他已经开始学会接收范闲的反应并对此作出反馈,大概这就是人工智能的进化吧。


三、他们要的,只不过是一个结果(21集)

林珙之死已经牵扯了很多人,如今终于画上了句号。锅,甩给了大宗师四顾剑,而范闲,却是这场“结案”的见证者。

皇帝要的是一个出兵的理由,陈萍萍要保范闲置身事外,林相要屹立朝中保林家不倒,因此,林二公子私通北齐最终身死的案子不但没有牵连家族,反而连通敌叛国罪都被洗成了诱导诈骗。林相高升呐喊着替儿报仇,皇帝信誓旦旦地宣称全力进攻,不知情的人看了还以为是君臣齐心同仇敌忾,知情人却明白这只是一出庙堂上的双簧。林相说,林珙之死的真相,是皇帝“御赐”的真相,是庆国想要的真相,而这,就是权力的游戏。林相只猜对了一半的真相,另一半真相却被另外两个掌权人精心掩埋,而旁观了一切的范闲不禁明白:历史,只是上位者的自传,而所谓真相,只不过是上位者的布施罢了。这个世上哪里来的绝对公平,只不过在封建制度下,这种中央集权的霸道与控制尤为突出罢了。

我不觉得范闲隐瞒事情的真相有什么大错,林珙之死确实与他有关,但如果责任都推给范闲,未免这帽子扣得也太大了。五竹说范闲没有下定决心要杀林珙,确实如此,倘若当初直接去找林珙的人是范闲,估计他会先与林珙理论一番,究竟会不会痛下杀手,就是另一件事情了。范闲是在乎婉儿的,如果说手刃仇人是本分,那么有所退让就是情分,就像范闲对长公主的复仇目标是夺取她的权力一样,什么“权力比生命重要”,其实就是自己找来的借口。范闲的隐瞒确有私心,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彻底剪断,也免得对方胡思乱想过度解读。其次,这个真相不是他一个人的私事,有陈萍萍的帮助,也有皇帝的默认,上升到了家国天下的高度,已经不是他一个人可以把控和决定的了。

林珙之死,蛮讽刺的。本来是一个咎由自取的剧本,却成了别人前进路上的垫脚石。我想,目睹了这一切的范闲,会更加坚定自己要改变这个世界的信念吧。


四、范闲与婉儿锁了

林婉儿让我想起了《风起长林》里的蒙浅雪,出身豪门,却活得简单。

这个剧里面有很多心思复杂的角色,有些常年身处权力的漩涡中,比如两位皇子与范闲的四个“爹”;有些人被迫卷入权力的争夺中,比如滕梓荆与王启年;其中也不乏一些女性角色,比如范若若、司理理与长公主。这个剧里也有一些心思简单的角色,比如天天只想着赚钱的范思辙,比如想找一个真心玩伴儿的林大宝。

林婉儿不是傻白甜,也不是角色扁平,而是角色简单。她很聪明,比如初识范闲时的反复确认,还有听故事时立即找出其逻辑漏洞,一堆“为什么”问倒了范闲。范闲是复杂的,两世为人,历经五竹和费介的“坑害”教育,身处京都政治漩涡之中,为了生存,这一路走来都逼的他不得不保持自己的复杂。其实,最初的范闲只想轻轻松松地过好自己的日子,然而,事与愿违,而婉儿的简单才是他心中期望活出的样子,所以,婉儿就是他心中的白月光。

范闲与婉儿都是孤独的。婉儿的孤独,来自成长中远离父母,一个人养在深闺,只能寂寞地看星星。范闲的孤独,来自于异世的思维理念,在这个世界没有人真正理解他的所思所想。封建社会的女子,要么温柔贤惠,要么纵横江湖,要么运筹帷幄,只有婉儿古灵精怪。初逢,她躲在香案下啃鸡腿儿,沉静,但不像宫廷女子那般端庄;机灵,又不似山野村姑那般咋呼。在那个时候,他就对她一见钟情,其实,也是因为婉儿的性格完全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

婉儿是决绝的,倘若范闲真的杀了二哥,她无法放下,就选择自我了断。婉儿是善良的,担心向北齐复仇后,会有更多的家庭失去亲人。婉儿是坦然的,父亲要试探范闲,她把来龙去脉据实相告。范闲有他的踌躇与羁绊,范闲有他的有仇必报不肯退让,范闲有他的小秘密。婉儿能做到,而他自己却做不到的,是他对自己的鞭策,也是他对婉儿的欣赏。

“还好是你”,还好他们本身就有婚约,还好他们抢在长公主之前彼此相认。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种幸福。


五、详解范闲吟诗(27集)

吟诗,吟诗,诗词内容与情景相辅相成,才叫吟。在新年晚会上念一句“国破山河在”,在家庭聚会上吟一句“本是同根生”,这才是真正的尬背。

范闲说自己是“背”诗,是承接庄墨韩的诬陷,是在反讽这群人盲从名家的声望却懒于追究事实真相。庄墨韩以年龄来攻击范闲的阅历,而范闲却对庄墨韩的名誉声望束手无策。范闲说自己是在梦中背诗,知道穿越者存在的人会半信半疑(比如庆帝),而对于那些只知道当下世界的人来说,梦境只不过是范闲的调侃(比如被深深折服的庄墨韩,醉酒后的郭宝坤)。

范闲的开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并不是因为被质疑抄袭的诗来自于杜甫,所以此处就要选一首李白。之所以以这首诗开局,是因为它叫《将进酒》,范闲酒后作诗,半梦半醒,引用时机最为恰当。值得一提的是,《将进酒》只停在了“千金散尽还复来”,并没有继续后面的“烹牛宰羊且为乐”,这是因为后续描述李白饮酒此情此景的内容与范闲此时心境并不相符。两句“君不见”,暗讽的是封建社会人们见识的浅薄,“人生得意须尽欢,天生我才必有用”喊出的是自己的不屑与高傲。长公主与郭攸之一唱一和,仿佛一边在为自己讨公道,一边在维持文坛的公平公正,庄墨韩的“知过而直言”,仿佛是对小辈的指教谅解,而这一切的一切,在他范闲眼里,只不过是在惺惺作态,如跳梁小丑一般不值一提。

第二首诗,“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直接跳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省略李煜登楼时的近景描写,抒发的是范闲对异世的怀念,少了落叶归根的感觉,没有人了解他的过去,也没有人理解他的哀愁。

第三首诗,“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是一个人的舞蹈,是一个人的孤独,是一个人的醉生梦死,是一个人的世界,是一个人的享受。这首诗承接《虞美人》里对现代世界的思念,又抒发了他自己对当今社会的迎合与妥协。

第四首诗,“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与前者《水调歌头》的醉生梦死相反,《破阵子》恰恰反映出了男儿血性,愤懑与不甘,是范闲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期许,他要改变这个社会,和这个世界斗上一斗。

接下来的一些诗,摘录以主声字幕为准: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范闲与婉儿的爱情;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范闲与滕梓荆的友情;

“小楼昨夜又东风”,京城之内,权力漩涡,势力风向一天一个样儿;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这是一个少年的傲骨与原则;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白日放歌须纵酒”,“恨别鸟惊心”,各路势力,各路人马,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使出浑身解数,又有几个人是真心实意的在为这个国家为这个社会而考量呢?或许只有彻底失去了,才会懂得珍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个世上又有人会懂范闲这个现代人的担忧么?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小楼一夜听春雨”,“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西出阳关无故人”,“不知天上宫阙”,“人生自是有情痴”,“万径人踪灭”,“十年生死”,“无处话凄凉”,得过且过,醉生梦死,逍遥一世,不问前路,只看今朝,或许曾经有喜有忧,有幸福有离别,但一切的一切最终都会归于沉寂;

“少年不识愁滋味”,“时光只解催人老”,“纵使相逢应不识”,“流水,人家”,少年与老者,只是单纯岁月的痕迹,在人生的阅历上并无绝对的阶级优劣,即使是老者(暗指庄墨韩),也不可无视少年的心性;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范闲以这两句收尾,《过零丁洋》显示出自己敢于正面与庄墨韩对刚,清者自清;《登幽州台歌》彰显出自己的独特魅力,众人只不过是孤陋寡闻罢了。

“注经释文,我不如你;背诗,你不如我;做文坛大家,我不行;做人,你不行”,这句话是对整个背诗情节的总结,范闲依然选用“背诗”二字,旨在再次讥讽庄墨韩的造谣抹黑。看吧,就算我现在说自己的诗是“背”的,又有人信么?

“我醉欲眠卿且去,去你妈的”,这才是范闲真正的放纵,今夜,他太累了,还要合计后半夜的事宜。


六、麒麟财子范思辙

范闲与范思辙的初逢,烂俗得不能再烂俗了。就是丧母的私生子范闲偷偷归家,继室小妾绞尽脑汁安排个下马威,不成器的小儿子装逼失败后反被私生子大哥逻辑绕晕,再觅机会反而屈服于长姐的威慑之下。

平淡套路的后宅纷争,在柳氏与范闲的对质中更进一层,饭桌上的柳氏意识到自己背了追杀私生子的嫌疑,被吓得不轻,赶紧巴结一气,皮笑肉不笑地卖着笑脸,却让旁观的范思辙背后一凉。从那一刻起,我才发现,范思辙是个不折不扣的萌货。

酒楼设计,范思辙尽显敛财本色,却又为父亲的名誉决绝维护。那个瞬间,让范闲突然间发现,他的这个弟弟也是善良有才的,因此,才没有发生套路内的兄弟相杀。

范思辙的可爱,简单又执着,三句话不离银子,一听到银子精神倍儿爽。父亲觉得他不成材,母亲怨他不争气,姐姐觉得他是小怂包,只有范闲读懂了他内心深处对父亲的崇拜尊敬,欣赏他的才华能力。范府的生活在范闲的调解下逐渐变得其乐融融:柳氏看到范闲为思辙据理力争,开始对范闲视如己出;范建理解了思辙的所思所想,多了纵容与笑容;范思辙不再为银子而发愁,因为范闲答应他要开设一栋书局;范若若没了后院之忧,全心全意地协助范闲做事。

范思辙的幸福,终究是因为他人性本善,虽然偶尔傲骄,偶尔蠢萌,但当身边的人受到伤害之时,他却总能奇迹般地硬气起来。好人,终有好报。


七、林婉儿的胆大心细(29-32集)

婉儿最近这几集的剧情,应该是剧版原创,在我看来,大大升华了林婉儿这个角色。以前,她大概只是范闲的cp,范闲的白月光,而如今,她也是范闲的助力,让范闲无后顾之忧。

婉儿不是若若那种范闲脑残粉,她有着自己的为人准则,光明正大的带范闲进宫,对她来说是举手之劳,但如果是私带范闲入宫,那她一定会先问明前因后果。她有着女性的细心,教导范闲学会宫中礼仪,又有着小儿女的傲娇,适当时机卖卖萌,享受丈夫的伺候。

与长公主的据理力争,是婉儿的第二段高光时刻。长公主爱婉儿么?大概是不怎么爱的,最多也是二分真意八分假意。林相能够接受范闲,是因为看到了他对大宝的真心,从他不愿用婉儿做交易,推断出了范闲的人品本质。而长公主不接受范闲,则是因为内库大权旁落,她根本就无法把控范闲这个驸马。婉儿是聪明的,她也清楚长公主的小九九,她一再强调自己只爱范闲,只想嫁给范闲,其实就是在明确底线,与母亲无声地对抗。孝道,终究是这个时代的束缚,女性的温婉与矜持,终究限制了她不能如范闲那般大闹京都,但她总是默默地推波助澜,让整个局势平稳地走向自己希望的方向。再回想当初她与范闲的婚约,在不知道范闲身份的时候,她虽然不愿出嫁,但也没有急于反对,而是选择先见见对方来共商大计;在知道了范闲的身份后,她也没有表示出自己恨嫁,在二哥提出解除婚约的时候,只是弱弱地表示了对婚约的支持。其实大家都小看了她,觉得她是个弱女子,容易被掌控,殊不知,她如今的幸福也都是自己搏出来的。

花田嬉闹,是婉儿的第三段高光。范闲说他不想去北齐,婉儿答“那就别去,当不了辜负君恩,我陪你回澹州”;范闲说“若是不去北齐,那么婚约不复存在”,婉儿答“没了婚约可以私奔”。其实范闲已经决定去北齐,之所以会和婉儿这么说,是他对这段婚姻的隐隐担忧,他觉得自己不够强大,无法撑一片天,来护住婉儿的一切,也给不了婉儿太多对未来的承诺与憧憬,于是他小心翼翼地试探,却没想到婉儿答得简单而坚定,就像给了他一颗定心丸。范闲看得到朝堂上的暗流涌动,他也知道即使扳倒了长公主,他与婉儿的路依然不会太平,婉儿说的出海,说的找一个没人认识的地方,其实也是在说她随遇而安不畏艰险。范闲问的问题,她答了;范闲没问的问题,她也答了。范闲亲了婉儿一口,说自己没忍得住;婉儿后来也回亲了一口,也说自己没忍住。一个谨遵闺阁条例的人,破天荒地一时冲动,其实也是范闲婉儿灵魂上的碰撞,婉儿本身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即使受到多年闺阁教育的束缚,但却依然保持着一个放飞自我的内心世界,这也是范闲这个现代人最为欣赏的地方。

林婉儿新增的笔墨不多,但编剧却在寥寥数笔里丰满了整个人物,林婉儿不再是个纸片人,不再是个工具人,她就是范闲的soulmate。


八、燕小乙的多面性

有人说燕小乙这个角色单薄,没有什么可以发挥的空间,其实不是的,只不过演员演技有限,没有抓住人设的多面性来进行多方位的塑造,最终让人设淹没在众多配角的群像中。

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燕小乙是长公主的舔狗不假,但他也有着其他的人设特质。

燕小乙的出场在太平别院。九品箭手,武艺超群,基本上以动作戏为主,加之演员帅气的颜值外表辅助,这段戏份广受好评。

第二段剧情安排在范闲夜探后宫,大量文戏也是在这个时候登场。在太平别院是,大家以为他只是庆帝的手下,而在这个夜晚,燕小乙其实是长公主的“舔狗”。其实这个剧里面最不缺的就是舔狗,陈萍萍是庆帝的舔狗(虽然是假意迎合),王启年是陈萍萍与范闲的舔狗,范闲自己也有着众多舔狗,包括真心的范思辙范若若柳氏,也包括另有所图的太子二皇子。太子也是长公主的舔狗,但他与长公主很亲近,但亲近中又有着刻意的疏远与避讳,看画时有着被压抑的思念,在听说长公主有事时又那么的惊慌失措不管不顾。相比于太子,燕小乙与长公主身份地位之间的差距更大,但却不必如太子一般避讳,长公主救了他,提拔他,他对她有尊敬,有感激,更有依恋。长公主向他吐露夜谈的实情,向他套近乎,他誓死效忠,本来可以爱得更热烈,宣誓得更坚决,只可惜演员没有表达出这种戏剧张力,导致观众看了就抛诸脑后。其实剧里还有另一个人的宣誓效忠令人记忆深刻,就是滕梓荆。有些时候,机会是有的,差距只在于是否能抓住。

第三段剧情在范家,燕小乙与范若若的针锋相对,与范闲的尊严之赌,给范若若赔礼道歉。都说艺高人胆大,燕小乙箭术超群,也应该有着属于他的骄傲,只不过在长公主面前会有所收敛。然而,在范家的剧情中,燕小乙的气势完全被范闲和若若压下去了,搞得像他仅仅借着长公主的名号狐假虎威一样。还有最后的那个道歉,表现得很平庸。还记得滕梓荆怎么在范闲面前跪下的么,男儿膝下有黄金,少了那份傲气,可不就只剩下“舔”了么……

第四段剧情在边境追杀范闲。剧中其实有一个特写镜头,就是燕小乙接到了一份密令,显然是长公主给的,其实这个地方的表达应该有所表情的转变,毕竟是他心里的那个她托付给他的事情。然而,什么修饰都没有。所以,后来大部分人都只记住了他杀农民工的剧情,还是被对方反衬出来的存在感。

这个剧里就不缺狠人:陈萍萍对谁都狠,但面对范闲时有所软化;庆帝对谁都霸气外露,但和范闲对刚一阵后就会有所削弱;程巨树杀人如麻,却在临死的时候流露出一丝单纯。

都是天潢贵胄,太子的“贵气”是他的端庄与矜持,二皇子的“贵气”是他的洒脱与邪魅。太子的动作总是小心翼翼,因为有很多双眼睛盯着他的一举一动;二皇子总表达出喜爱文学,仿佛继承了母妃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林大宝的痴傻里有童真。郭保坤那么一个张扬跋扈不可一世的人,在父亲被抓时突然变得脆弱,仿佛有什么东西从心里裂开似的,向范闲求助,他抛下了尊严,在被拒绝后,绝望又愤恨。朱格临死时的台词确实升华了角色,但也是一路铺垫而来,朱格在镜头里自带一种纠结之感,亦正亦邪,让人分不清他是哪一边的,好人坏人。

再回到燕小乙,我只能说演员演得挺认真,但是真的没有什么额外加成,自2015年至今,高美仁、屈由、古元、刑风、琴千弦,再到燕小乙,只能说演个偶像剧足够了,往实力派的堆儿里一放,高下立见。


九、言冰云的人设与演绎(38-46集)

言冰云这个角色本身并没有问题,只不过演员的完成度有待于商榷。

编剧给言冰云添加了身世之谜,人设相比于原著来说有很大的改变,但他绝对称得上是一个复杂的角色。

范闲与言冰云就像镜子的两面,却互补又和谐,如果演好了,对手戏是相当好看的。范闲平日里是吊儿郎当的市井小民,言冰云平日里是沉稳冷静的贵公子。范闲是一个先小家而后天下的人,他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他要天下人人平等,是为了让身边的人过上好日子;言冰云是一个先国家而后自己的人,为了庆国而奋斗,才是他坚守的梦想。两种不同价值观的碰撞,两种不同性格的相处,于火药味的争吵与纠缠中,达成对彼此的认同,这才是范闲与言冰云最正确的打开方式。

普通状态下的言冰云是冷漠的,因为他的身份大环境是伪造的,他要演绎一个不像自己的角色,他要把属于他自身的一切特质都抽离出来,又要时刻保持清醒与敏锐,这才是一个密探的特质。

38集结尾,言冰云第一次露脸登场,范闲在院里挟持沈大小姐,给了屋内言冰云一个眼部特写,听到外面突然吵闹,这个眼神的反应应该是凌厉的、机敏的、警觉的,仿佛在揣测外界的环境变化,及时找到应对办法,然而,演员的眼神看起来像是在深思,然后跟了一个翻白眼式的闭眼。

范闲进屋,用脚踢上了门,又不忘先吹一波沈大小姐演技卓绝,还在言冰云眼前晃了晃手,范闲是动态的,是聒噪的,是不正经的,与端坐一边静若磐石的言冰云形成鲜明的对比。其实在范闲进门的一瞬间,镜头给过言冰云偷偷半睁开双眼,而在范闲来到身边时,言冰云故作不知,然后在缓缓地睁开眼睛。这一大段戏的节奏感完全是由言冰云主导,他什么时候睁开双眼,用什么样的眼神来盘问范闲,怎样表达出自己对范闲的质疑,这是言冰云气场碾压范闲的时刻,只可惜,演员什么也没有表现出来,眼神木讷而空洞,只有在提起王启年的时候,有表现出几分熟悉。

(39集)

本集言冰云的剧情主要有四段,第一段接38集在囚禁别院,第二段在马车上,第三段是得知换人真相而发飙,第四段是与范闲讨论后续。

因为重伤,言冰云的身体不能动,就只能靠面部表情来演绎人物的内心活动,显然,这是演员表现最薄弱的地方,基本上就是几个眼部动作的排列组合——左右瞟、抬眼、目视前方,冷漠与疏离感不是用这么草率的方法来表达的吧,看看沈重在得知海棠朵朵来了以后和范闲互相之间的表情PK,胜过千言万语。言冰云对沈大小姐其实是有感觉的,疏离感与拒绝是装出来的,但镜头中却看不到演员眼底的温柔,就像陈萍萍那样一个狠厉的角色在面对范闲时的那种牵挂与担忧。这段戏中演技最在状态的就是和沈重对戏的部分,最差的是和沈大小姐的对手戏。

马车上的对手戏,在王启年加入后有所好转。

然后说说重头戏,言冰云发飙。言冰云平时并不冲动,但这并不代表他不会冲动,毕竟少年心性,热血上头以后,做出的反应就是他内心深处的呐喊。鉴查院对他的教育,就是行动利落、目标明确、令行禁止,就是为了行动成功而不顾一切,又因为他的身份特殊,院里对他进行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洗脑)。所以,他在得知用肖恩换了自己之后才开始发飙,因为在他的认知中,自己损害了国家的利益,而后的急冲冲地准备去杀肖恩,就是由于他自身的这种负罪感导致的一时冲动。范闲最开始劝说的理由是“你考虑过家人的感受吗”,言冰云则拔出剑喊“一切都为了大庆”,然后,范闲改口说言冰云死了就是叛国,这才让言冰云冷静下来。其实编剧对言冰云的人设完善得很好,他是鉴查院培养出来对付北齐的利刃,台词中人设的反应也符合他“为了国家时刻准备牺牲自己”的心态。言冰云的那句“一切为了大庆”与滕梓荆在追杀范闲时反复强调的“上头命令”,本质上是一样的。言冰云不是生性冲动,只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一旦点燃了导火索,就容易自燃自爆。至于为什么有人觉得出戏,并不是剧本的原因,而是演员用力过猛,演得太夸张了。

第四段上药与讨论何道人的戏份完成得还不错,不过后面和范闲坐在桌边面对面谈话,每听完一句话自己开口的时候,都是重复性的皱一下眉,同第一段的问题一样,反应太单调。

(40集)

由账本引发的对陈萍萍态度的撕逼,又是言冰云与范闲的对手戏。第一个阶段是两个人坐在桌边,范闲挺言冰云讲账本的事情,范闲是有很多表情和小动作的,还有斜仰头思索这种,而言冰云就两个动作“瞪眼”和“皱眉”。而后双方起身站在对质,看上去就像是范闲赢了,其实跟剧本台词没有关系,就是在演员气场上,范闲碾压了对方。

(42集)

言冰云与范闲的默契,在这一集里已经开始呈现。范闲与言冰云刚吵了架,临走的时候还安排王启年盯着言冰云,防止他乱来,而言冰云却选择乖乖的呆在屋里。范闲回来,谈话中无意间发现了言冰云的身世,却又默默地选择隐瞒。沈大小姐来找言冰云,被冷嘲热讽地挤兑走了,范闲却故意点出他内心的感情。这一切的都说明他们开始认可彼此。言冰云的“一切为了大庆”并没有那么荒唐,爱国怎么了,就是一种信仰,而且他的这种信仰既纯粹又坚定,明明就是人设的优点,而且范闲的台词也在帮他强化这个优点,范闲找言冰云帮忙还一再强调“不危害大庆”。至于言冰云说的把范闲的反骨跟上级反映,虽然是条件反射,但目前阶段也只是说说而已,毕竟回国也是路途漫漫。

(43-44集)

两段戏,一段是范闲要去找上杉虎时,言冰云有所担忧。第二段戏是范闲索要谍网名单,言冰云推三阻四,明知范闲不信任陈萍萍,最后还是乖乖的交出了通讯方式。其实言冰云的人设已经在逐渐改变了,他开始学着信任范闲了。

(46集)

全剧的最后一个镜头,让我真正看到了演员的演技,这是一个长镜头,拍摄角度有旋转,演员的眼神是灵动的,在不同的神态之间转换,其实演员如果演得好,观众也都看得见。

言冰云这个人设特殊性在于,他的存在即谎言,他的行动即别人棋盘里的布局,而他却不自知,还坚定着自己的信仰。其实他与滕梓荆的角色很有共性,都是给你卖命,都是听从上级的指示,只不过滕梓荆是有家庭的人,比他多了些羁绊,比他更容易妥协。滕梓荆第一次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他在范闲面前的那一跪,有停顿又有决绝,其实言冰云比他有着更刚毅的人设,但却埋没在演员平庸的演技里。言冰云的成长也是一步步的,多了与人交往的机会,多了可以信赖的朋友,与范闲争执多了,也多了对人生与世界的思考。那个夜晚,他们交换信件,彼此间的信赖更进一步。其实,我更愿意去相信最后的那一剑是两人设计好的一场局,为了言冰云的孤军深入,也为了范闲的炸死脱身。


十、云深归何处。——记五竹

风过留声,雁过留痕。来人世间走一遭,留下一段记忆,亦是一段存在的证明。

他,不会变老,却不记得自己的曾经,记忆的碎片凌乱又残缺。他,不知从何处来,亦不知往何处去。

澹州的生活,平静安稳而又循规蹈矩,他开了一家店铺,不为挣钱,只为护那个孩子周全。那个时候的他,不曾思索自己的过去未来,心无杂念,目标坚定。他教他武功,他伴他成长,亦兄,亦父,亦师,亦友。他才是这个孩子身边最重要的人。

后来,这个孩子长大了,要去京都。临行前,他说他没有喜好,说对他的人生不公平,劝他去追逐自己想做的事。人生,不惧漫长,却最怕漫无目的的漫长,无欲无求,无休无止,最终迷失在时间的长河里。他的人工智能从这里觉醒,寻钥匙,开箱,找寻过去,他不再是谁的仆人或守护者,他要思考着怎样做自己。

五竹的心态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澹州养娃时的按部就班、京都寻匙时的好奇期待、北上辅助时的独立主动。庆余年中虽然五竹的戏份不是特别多,但为其设计的台词与成长线还是相当考究的。

其实在第1集里,从五竹木讷单调的回答、零零散散的记忆与那句“只要速度足够快”,我就已经意识到他是机器人(偃甲人)了。大概是因为我是《古剑奇谭》的游戏粉,一台人形机器混在真人堆里久了,就渐渐进化出了人类的情感与思考方式,突破原始设定的禁锢,完成智能Al的独立行走,傀儡啊偃甲啊机器人啊应该走的都是这个风格路线。

我很喜欢剧里对五竹两次觉醒的设定。第一次是在进京前夕,在范闲宠溺又关切的小眼神中,儿子和老娘说了同样的话,系统卡壳,让他想起了叶轻眉留下的线索。第二次是在开箱读信的时候,五竹的笑与那句“那我想她了”。其实五竹演员的武戏很惊艳,安安静静的文戏却真的很普通,在开篇第一幕与陈萍萍的对手戏里,气场完全被对方碾压,但读信这一段的演绎,真的有触动到我。

在澹州,一大一小两个身影穿梭于树林中;在京都,一前一后两个黑影出入皇城;到北齐,他们可以分道扬镳,他亦相信范闲可以独当一面。腿部挂件的独立史,不外乎如此。


十一、乱世浮萍——记司理理

女人是水做的,如果说林婉儿是外柔内刚,那么司理理就是内柔外刚。

身为南庆皇室大权旁落的一支,却流落于北齐做了暗谍,她总是小心翼翼地周旋于各个势力之间,在夹缝中寻找生存。她总是别人棋盘上的棋子,总是不得不听命行事,腹背受敌步步惊心是她生存的常态,这就是司理理,一个始终无法摆脱命运控制的可怜人。

司理理是脆弱的,她没有朋友,间谍的身份剥夺了她吐露真性情的机会,她并不坚强,只是为了活下去,而不得不装出一副坚强的样子。心中无光的人,才会格外畏惧黑暗,这就是范闲在鉴查院大牢里能够撬开司理理嘴的真正原因。上善伐谋,攻心为上。

花船初逢,他给她下了迷药,夜不归宿,她就知道他是一个不简单的人。千里追捕,夜审问讯,他对她的恐吓,让她觉得他心机深沉心狠手辣。在回北齐的路上,她一直以为他会再次出手,所以她一直握着一根簪子,最怕防不胜防。

司理理与范闲的破冰,来自范闲的那句“是世道的错,两国交战,你没有错”,这让她第一次重新认识了眼前的这个男人,不是所有的人都心怀叵测,不是所有的一举一动都心有所图。他说,“我送你回家”,他无情地拆穿了她“想杀不敢杀,想死又不肯死”的懦弱,他让她放心戒心轻松上路。生命里,第一次有人点亮了她内心深处的灯塔,那个人,就是范闲。

为范闲挡箭,是司理理潜意识的动作,仿佛就是溺水的人要死死抓住最后一根稻草一般。而调侃春药,只是一番试探,范闲的手足无措反而更让她心安,至少证明自己没有看走眼,他确实是个正人君子。

范闲给司理理解药,司理理彻底沦陷在范闲的人格魅力里。在司理理的眼中,范闲是第一个肯为她冒风险的人,第一个对她好却无所图的人,第一个相信她不会反水的人。司理理对范闲的感情迅速升温,虽然这永远只是一个单箭头,司理理的一头热。而在范闲眼里,司理理只是一个弱女子,一个可怜人,他对她有怜,但却无爱。司理理与范闲的对话,永远都是驴唇不对马嘴的尬聊。在这个一夫多妻的封建社会里,司理理鼓起勇气表白,只是为了让自己临别时不再留有遗憾,她也明白,对范闲的情只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罢了。其实,她是羡慕的,真心羡慕那个范闲心中让他牵肠挂肚的女子,只可惜,不是她。


十二、深不可测的陈萍萍(41-42集)

陈萍萍这个角色一出场,我就想离他越远越好,不同于庆帝霸气的压迫感,他总给我一种危险的气息,虽然看起来他总是笑眯眯的,说起话来也是轻言细语,又行动不便,在他身上却感觉不到任何的和蔼可亲,我想,这就是演员演技带来的人物气场吧。

庆帝、陈萍萍、范建一同长大,但注定庆帝与陈萍萍之间会互相防备,因为他们都是一类人,一类善于隐藏自己情绪以至于令人无法琢磨的人,相比之下,范建就要实诚许多。

一段编造了十多年的谎言,一个从婴孩时期就开始运转的棋局,一个放任对手寻找谜底的猫与老鼠的故事,一个请君主动入局的机会,步步为营,环环相扣,谎言中夹杂着真相,真相又被用来误导。这是一场人心的博弈,有时候你觉得自己胜了,却没想到早已成了别人砧板上的肉。陈萍萍虽然说庆帝才是那个操盘手,但事实上这到底是谁的局,却早已分不清了。编撰一个的故事并不艰难,要把这个故事在多年里一步一步渗透出去需要的是耐心与恒心,而真正可怕的是,这所有虚构的故事确有其事。在听到对范闲多年的安排后,范建是愤懑的,气的是他们赌上了范闲的安危;在听到陈萍萍说那个孩子确实存在时,范建应该是毛骨悚然的,完全看不透的,才是最可怕的,所以他草草聊了几句就落荒而逃。

陈萍萍是深不可测的,鉴查院在他的操控下,对各种情报无孔不入,没有人知道他的底牌有多少,他也终究会是庆帝巩固皇权路上的绊脚石。在庆帝面前,陈萍萍看起来很顺从,嘴上说着自己只效忠于庆帝一人,但从来都不输气场,看似和谐的君与臣,其实只是一场戏,彼此间心知肚明。陈萍萍不是宫典,敲山震虎对他来说不仅毫无效果,反而会变成他眼中的闹剧。所以,唯有彻底把他铲除,帝王才无后顾之忧。

陈萍萍是狠辣的,他坐看鉴查院内斗,最后清理门户铲除异己。陈萍萍是深沉的,他不动生色地试探各处主管,偷偷锁定了嫌疑人员。陈萍萍是长情的,叶轻眉走了许多年,他把对她的那种怀念,悄悄寄托在其儿子身上。与庆帝的博弈,陈萍萍必定是输家,从他迈出更在乎范闲的那一步开始,他就已经彻底输了。他紧紧握住鉴查院的权力,就是想多撑一天算一天。而当范闲开始抢夺权力开始,他的生命就已经进入了倒计时。一条看得到尽头的绝路,他走得那样从容,他是个狠人,不仅仅对别人,更是对自己。

PS: 再聊聊肖恩是否知道范闲身份有问题。我觉得以肖恩的敏锐度,看到范闲对叶轻眉超级好奇,以及听到叶轻眉给庆帝生了个孩子很激动时,应该是会有所怀疑的。只不过将死之人,也懒得再计较太多了,他是看得到范闲的真诚的,就当留个念想,骗骗自己罢了。


十三、兄弟情谊——记海棠朵朵

司理理说她羡慕朵朵,因为她活得自在。确实,海棠朵朵活出了自己的个性,她不愿做北齐宫里的圣女,更爱当山野中的精灵。

海棠朵朵与范闲之间没有什么爱情的火花,反而更倾向于哥们儿义气,豪爽而直接。为了取信于太后,他不得不以爱慕她为挡箭牌,他为他的莽撞唐突而局促不安,她却潇洒地嘲讽他的小心翼翼。太后寿宴,她替下师兄与他双剑共舞,在外人眼里看到的是他们的风花雪月,而于他们自己来说其实只是义薄云天。她提醒他做戏要演全套,又不忘劝他多用冰水洗澡来泻火,她与他之所以会毫无矜持的自来熟,是因为跨越了性别的鸿沟,但与此同时,也泯灭了其中的男女之爱。

对于范闲来说,海棠朵朵是个特殊的存在,她就是她,超越这封建社会里寻常女子的存在,能与他这个现代人谈天说地,却又不是他心中的理想型。海棠朵朵是另类的,不按套路出牌的。他装作要杀肖恩,她就放心地让他先杀;他对她吟诗“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而她却教育他海棠不能淋雨。在这个皇权至高无上的世界里,他身世的烦恼,也只有说与她听,才能得到一个不带滤镜的平常心听众的反馈。她嘲讽他编一个皇家身世的故事,其实也是在告诉他去摆脱身份的枷锁,范闲就是范闲,无论他出身几何,他还是那个真实的他。

千里送君,终有一别。她说,他们还会再相见。的确,世间能得一知己,人生之大幸。


十四、沈重的选择

他是北齐的肱股之臣,他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而,花无百日红,高处不胜寒,功高震主的深渊依旧在向他招手,而范闲的到来,就是敲响了他生命倒计时的丧钟。

开放情报买卖,大大促进了两国的经济贸易往来,但同时也摧毁了谍报消息的机密性。沈重想要的是南庆内乱,想要的是北齐南下一统江山,自然也就不支持这种偏安一隅的治国理念。再退一步讲,在北齐兴起的情报买卖,离北齐国都太近,南庆终究是天高路远传信缓慢,即使在贸易往来上两国是双赢的局面,但从消息来源的把控上终究是南庆占了上风,长此以往,北齐的消息将逐渐公开透明化,而南庆损失的只是钱财,这本身就是一场饮鸩止渴的骗局。

沈重,从毫无根基爬到如今的位置,绝对是情商与智商并存,但是,没有家族势力的支持,又无法光明正大的扩充自己的势力,终究是他从政路上最大的隐患。在换俘一事上与范闲的周旋,让他嗅到了危险的气息,随着太后与上杉虎关系的缓和,这种危机已经彻底浮出水面,太后恩典的溃散只是时间的问题。沈重在寿宴上直接顶撞太后,看似鲁莽,但实际上只是在试探太后对自己的信任与容忍的底线。他十分清楚,自己的权势都是太后给的,没了太后的信任,他也就没了一切,与其无声无息的退出北齐的舞台,还不如在恩情尚存的时候殊死一搏,成功了柳暗花明又一村,失败了命里无时莫强求。

最后一集里的追杀,我认为并不是演戏,沈重的A计划就是诛杀使团,永绝后患,倘若成功,不仅仅解决了北齐被逐渐同化的隐患 ,北齐处于国家立场的考虑也不会承认沈重杀人灭口一事,他重回朝堂,还是太后最得力的依靠。放任妹妹去通风报信,于A计划来说无伤大雅,使团也就那些人,沈重带着一群人来围剿,沈婉儿的提醒最多也就是防个偷袭而已,搬外援救兵是绝对来不及的。此外,沈重还有一个保底B计划,当A计划失败时,至少可以保妹妹后半生平安,这也需要婉儿自己到场才能执行。当沈重看到小皇帝的兵马时,他就知道自己围剿无望了。时也,运也,命也,至少B计划奏效,对他来说也算是有了一丝安慰。

沈重不是看不清局势,只是他早已没了退路。退无可退,才是这个角色人物最大的悲哀。


十五、言若海是个什么样的人?

有豆友点名让我分析一下言若海,那么我们现在就来说说他。

言若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其实,,,我也不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第12章里,我写了陈萍萍,但也仅仅是围绕着套路肖恩设局这一件事来分析,而他与庆帝范建三兄弟的事,他与叶轻眉的过去,他与鉴查院的过去,以及他心中真正要下的一盘大旗,我都没有细说。因为,《庆余年》的故事只讲了三分之一,很多细节与逻辑关系,需要更多的事实佐证,才能更加准确的分析出它的因果轮回。

言若海,这个角色可发挥的空间比陈萍萍要小许许多。有人说看不透他这个人,不知道他是正还是邪,其实是很正常的,因为他的众多故事只是抛了一个头儿,根本就没有下文呢。

在这一季的剧情里,言若海只完整地做了一件事儿,就是“找出鉴查院内奸朱格”。随着范闲抵达京都,言若海这个角色正式登场。表象性格,言若海这个人是条理清晰原则分明的,他会用鉴查院的各种标准来约束众人(包括范闲王启年),他对院长陈萍萍表现出来的态度是十分尊敬的,他对陈萍萍下达的命令是言出必行的。所以,在剧情的中前期,会发现这个角色有些分裂,表面上看起来刚正不阿,但是背地里诋毁院长,挑拨院内的反动势力起义,后来,当内奸朱格被抓出后,这个角色的分裂感被编剧给“平反”了,原来一切都是在响应院长的安排,他所表现出来的逆反情绪原来都只是在演戏,他只是在执法钓鱼。

然而,在上面的那段戏中,言若海的表现又有几分真几分假呢?这个问题真的很难说。21集里有一段言若海与陈萍萍的对手戏,陈萍萍先点出鉴查院可堪大用的主事只有他和朱格,下一任鉴查院的主人总是他们当中的一个,然后转而试探他对范闲接手鉴查院的看法,言若海此时的态度是不卑不亢的,他的反应是对陈萍萍安排的服从,既没有表现出自己失了继承资格的失望,也没有表达自己对范闲这个准下一任领导寄予厚望。而这段戏最精彩的地方在于交谈的结尾,言若海问“刚才如果反对,你会杀我么”,陈萍萍答“共事多年,何至于此”,而言若海却回应“共事多年,所以我才知道你刚才是杀人的眼神”。言若海敢于直接反驳陈萍萍话里的言不由衷,就说明他足够了解陈萍萍的底线,也不怎么惧怕陈萍萍强大的威慑力。他并不完全相信陈萍萍的话,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他自己的态度与对答或许还藏着几分隐瞒。相比于燕小乙对长公主信誓旦旦的宣言,言若海的态度就让人很难以捉摸了,说不出多顺从,更谈不了多反对。以目前剧情里的信息量,真的还无法确定他究竟是效忠于鉴查院,还是效忠于陈萍萍,还是对自己掌权也有一种渴望。朱格的态度,在他将死之时已经揭示分明,朱格效忠的是鉴查院的信仰,虽然他找了一条错误的解决途径。而言若海,他是一个比朱格更深邃的人,一切皆有可能,这也就是他自带矛盾的地方,还需要更多的剧情才能进一步判断。

说完了言若海自己,再说说他与言冰云的关系。虽然经过范闲的推测,言冰云很可能不是言若海亲生的,可以从言若海对言冰云的疏离,对言冰云的严苛要求,以及听到换俘消息时的坚决抵制,找到一些模模糊糊的“证据”。然而,这一切也同样可以解读为爱国主义的信仰,先大家而后小家。最近编剧采访时又在放各种烟雾弹,也许第二季的时候,真的告诉大家范闲的这个推论只是一个误会,而真正的肖恩之孙,只是一名普通的爱国战士。

总之,言若海的大多数人设,还是一个迷。


十六、详解肖恩之孙布局的可操作性(41-42集)

让范闲来冒充肖恩之孙,这个惊天大局看似耗时长、环环相扣,但其实细品下来,只要找到了合适的人,操作难度并不高。

首先,要找到一个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的婴儿:第一出生年岁相近;第二,身世来历不明;第三,真正的身世很难被查到。范闲是庆帝与叶轻眉的私生子,叶轻眉来历不明,庆帝的私事又是皇家秘密,这层身世关系本来就很难被调查清楚。后来范闲以范建的私生子身份外放寄养,本来就不是亲父子,假的终究是假的,这层微妙的血缘关系自然而然也容易受到大家的质疑。范闲的亲生母亲叶轻眉不仅来历不明,而且死因也不明,这个世上熟悉叶轻眉的人本身就不多,范闲必不会大张旗鼓的去调查母亲的过去,更不会轻易的说出自己的生母,以防引起更多人的觊觎与怀疑。由此可见,不是庆帝舍得让自己的孩子做棋子,而是范闲是唯一的选择,而且也是安全系数最高的选择。范闲出使北齐,庆帝把军队压在边境,说他不紧张范闲的生命安全,绝对是假的。

接着,再说说多年布局的操作手法。范闲被养在澹州,远离京都,并不是仅仅为了这个局,庆帝陈萍萍范建也同样希望范闲能够在远离朝堂的地方自由成长,远离京城的是是非非,也更容易把身份隐藏下去,这本来就是范闲的成长安排。随着年龄的增长,范闲终究是要回到京都来的,不论是鉴查院,还是内库,或者是皇家势力,回京,也在范闲的成长安排中。范闲需要有一个重大贡献来奠定自己在朝堂上的地位,无论是为了接手鉴查院还是内库,就算没有出使北齐,也会安排他去做别的事情,这些也在陈萍萍与庆帝的计划之中。

其实这十几年来,肖恩一直被锁在鉴查院,所有的事情都是陈萍萍讲给他听的,这个局里真正的操作步骤,仅仅只是“陈萍萍讲故事”而已。陈萍萍讲的是一个私生子的故事,只不过故事的主角不是肖恩的孙子,而是庆帝的儿子。肖恩会觉得这个故事无比真实,是因为这个故事本身就是真的,所以一切才合情合理没有漏洞。最难以拆穿的谎言,就是十句话里,九句真,仅有一句假。

最后我们说说布局的目的与期盼。神庙的一切都是迷,只有苦荷和肖恩知道真相,逼这个世上仅有的两个死守秘密的人开口,本来就是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吧。如果说范闲是这盘棋的棋子,其实不如说肖恩之孙这个局只是范闲成长里顺水推舟的副产物,倘若成功了,喜得硕果,如果失败了,大概也没有比这更好的方法了吧,只能认命该如此,命中注定神庙的秘密见不得光。


十七、详解言冰云人设的立体性

有些人说,看完了这个剧,还是觉得言冰云这个角色弱弱的。在第9章里,我按照剧情顺序详细解读了言冰云的戏份,而在这一章里,我从整体入手剖析一下言冰云这个角色。

言冰云的剧情分为两条线——感情线与事业线。

先说感情线,言冰云与沈大小姐相爱却无法相守。故事留白了他们的相识相知,是从言冰云被抓开始说起的。围观群众旁视角里几笔描述,经过范闲的一系列推理,共同补全了当时沈大小姐歇斯底里阻止禁卫军带走言冰云的画面。随后跟上的是范闲拦截沈大小姐的剧情,沈大小姐亲自送饭,让贴身丫鬟去抓药,对范闲的话虽然半信半疑却仍愿意配合救人。爱情线里的双方形成鲜明的反差:女方爱得似火,烧得猛烈又不顾一切,凡是存在的机会坚决迎难而上;男方沉静如水,看似矜持却暗流涌动,每一次面对面的机会都在克制与坚守。这对儿cp有三段对手戏,第一段在囚禁别院,第二段在驿馆,第三段在回程路上。三段对手戏里的沈大小姐都是热情张扬的,一举一动都是爱,而以女方为参照物,男方第一次的态度是坚决回避的,第二次的态度是表面坚决转身惆怅的,第三次看到女方在自己面前倒下是愤怒难过的。水与火的交融,究竟是水扑灭了火,还是火煮沸了水,这才是这条感情线真正的张力。

再说说小言公子的事业线。小言公子是一个未出场就已经获得各方角色褒奖的人物。范闲回京的马车上,王启年说他年少有为,因为北齐情报网经营不佳才让他顶上,简言之,小言公子是去谍网救火的。剧中安排,言冰云潜伏于上京的时间并不长,在没有认全谍网全部,仅仅靠单线联系的条件下,依然传出多份重要情报,奠定了边境战场上南庆的胜利,这是他能力卓绝的体现。小言公子的暴露,是由于李云睿的出卖,并非自身失职。庆帝认为哪怕用肖恩与司理理两个人也值得换回言冰云,即使南庆作为战胜国也在换俘一事上有所妥协,这是对言冰云价值的肯定,对他的价值超过肖恩的肯定(即使庆帝觊觎神庙的秘密,他能够做出换回言冰云的决定,又不被全天下质疑,就说明这个决定还是合情合理的比重更大,大家都认可小言公子的价值)。

再谈小言公子的对手戏。小言公子在气场上是绝对力压范闲的。

第一场对手戏,范闲回京路上。范闲的提司腰牌是费介私自授予,本来就不是正式公开受到全鉴查院认可的,小言公子以“残忍好杀品性顽劣”为由收回,从鉴查院与庆国的利益出发,是完全站得住脚的,只不过范闲也不是省油的灯,言冰云又重任在身有所牵绊,遂以潜伏北齐的大局为重而选择不再纠缠,这一场隔着车帘的对决,范闲没有赢,言冰云也没有输。

第二场对手戏,囚禁别院。具体分析内容我在第九章中有详细展开。这一段戏是言冰云气场绝对碾压范闲的。范闲的任务是救回言冰云,所以能不能救成功还要看言冰云陪不配合,信不信任他,言冰云才是大爷,范闲要考虑到他的戒备心,要博得他的信任,而范闲才是那个需要出门看黄道吉日的打杂儿的。

言冰云被救回后,和使团众人有一场群戏,刚进门就有一大群人嘘寒问暖,直到被几个人一起扶着送进屋,足以看出大家对言冰云的重视与尊敬。

此后,言冰云与范闲的争执,除了互相试探,其他都集中在对鉴查院以及院长陈萍萍的态度上,总的来说,其实是各有道理,谁也说服不了对方,而在摒弃信仰问题的共同合作时,两个人又总是能达成一致。在口头争论上,言冰云不蹙范闲,而在实际行动中,范闲却要依靠谍网势力的辅助,总的来说,还是言冰云占上风。

如果说言冰云沈婉儿是水与火的交融,那么言冰云与范闲就是冰与冰的摩擦,两个冰块在不断地摩擦碰撞中,融化了边界,最终和谐地黏在了一起。由此可见,无论是感情线,还是事业线,言冰云的戏份都有很多可以挖掘的东西。


十八、详解司理理人设的立体性

同是密探,我们来对比一下司理理与言冰云的剧情安排。(主要分析司理理,对照第十七章内容。)

两个人的故事,都是从与范闲的交汇处讲起的。司理理与范闲的第一面是在花船上,两个人各怀鬼胎,相互掣肘,又彼此约定,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司理理的第二次出现是在郭保坤案作伪证的时候,顶住一切压力,又在事后与范闲彻底撇清关系。接着是布局逃离与陈萍萍的黑骑阻截。在这个阶段里,司理理是刚强的,是果断的,是机敏睿智的,是有大局观懂得取舍的。同时,遣散属下的细节,也能反映出她本质善良,懂得体谅保护下属。

第二个阶段,是司理理被抓,收押在鉴查院大牢里。她性格上的弱点在这个时候开始显露,无论是在范闲提审的时候,还是经历鉴查院内乱的时候,范闲与陈萍萍让她感到恐惧,人物角色展示出前所未有的脆弱。同时,在林相的人提审之时,她又恢复了第一个阶段里的刚强与智慧。

在返回北齐的路上,马车上发簪的那场戏,是司理理这个人设的高潮。司理理从最开始的伪装,到被范闲拆穿心思后的恐惧,再到歇斯底里的彻底崩溃,到最后在范闲的安抚下逐渐评价,最终学会信任与吐露自己的身世。两个人的飙戏虽然时间不长,但却完成了人设从第二阶段至第三阶段的转化,至此以后,司理理对范闲愈发心动,却在进宫前表白后,将一切戛然而止。

《庆余年》编剧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在每个人设的性格刻画上点到即止,不是闷头平铺直叙,而是把不同的性格与不同的正侧面描绘在剧情的推进过程中相互穿插,从而织成一张网,笼罩于人设的四面八方。但与此同时,也无形中提高了对演员演技的要求,因为这些人物不仅仅活在自己的台词里,也同时活在别人的对话里,活在别人的算计里。而作为演员,不仅仅要深刻理解自己的独角戏与对手戏,更要通读整个剧本,从另一些与自己出镜八竿子打不着的地方,去寻找别人眼里的自己。

潜伏人员是辛苦的,他们都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得已,他们看似坚强,其实也同样敏感脆弱,当他们脱离潜伏的岗位时,总是在跌跌撞撞中找回丢失已久的信任与放纵,司理理如此,言冰云亦是如此。司理理的睿智取舍贯彻了整个人设线,辅助性格里,偶尔风情万种,偶尔脆弱难堪,偶尔冷嘲热讽,偶尔刚硬决绝。而在言冰云的人设线里,贯穿始终的应该是最高信仰,辅助性格里,有对爱情的向往与呵护,有对身份的坚守与隐忍,有对伙伴的猜疑与试探,也有对背叛的愤怒与鄙夷。其实两位密探的人设都很立体,只不过演员的完成效果有明显差距罢了。

(全文 完)


【1】琅琊榜之风起长林

赤焰犹在,长林永存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997430/

【2】 我的长评推荐,请关注豆列:

我的剧评推荐

https://www.douban.com/doulist/61673553/

此豆列只筛选出我的长评中有关剧情人设深入展开剖析的部分。

详情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22-2023 www.55y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