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全10集

分类:台剧 日本2018

主演:柯素云,刘子铨,凌心妤,曾少宗

导演:陈慧翎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剧透警告。

影片一共十集,讲述五个故事。

本文是第一个故事《妈妈的遥控器》部分解读。

本文内容仅为个人理解,不代表影片立场。

她曾是青春明媚的陈淑丽,

是别人日记里反复书写的名字,

是被爱和幸福选中的女人,

那时,她不是纪太太,也不是小伟妈妈。

但此刻,陈淑丽这个名字却如同一个久未谋面的老友,

让她恍惚。

谈判桌上,双方律师团队在讨论着离婚财产分割,

“房子归你,每个月再给小孩一万块抚养费。”

丈夫坐在对面,像个陌生人。

“你很坚强的根本不需要我,可是我和她孩子还小,她需要我。”

陈淑丽只是盯着面前的玻璃水杯,一言不发。

脑子里迅速闪过从前那些还相爱这的画面。

“有杯垫吗?”

她要来了一个杯垫,并将玻璃杯外面的水雾细致的擦干净。

接着她看到水杯里一个塑料玩具小人沉入水底。

【此刻陈淑丽表现出对清洁的强迫性要求,强迫症状在心理上具有某种“抵消”的作用,或许此处她用过度清洁来抵消对丈夫背叛带来的难以忍受的“不洁”感受。】

【陈淑丽在如此重大的创伤里,没有任何的情绪表达,采用了“隔离”和“压抑”的防御机制,哪里有压抑哪里就有无意识表达,于是水杯的象征呈现出来。就像妈妈的心理容器,敏感脆弱而又狭小,里面满溢的水则象征妈妈的情绪。而她不允许水杯外面有水渍,也是象征着她拒绝情绪外露。】

【塑料小人呢?它完完全全的沉入杯底,无法动弹,无求助能力,窒息而又无能为力。象征了被妈妈选择成为“自己某一部分”的儿子小伟。】

“我只要我的儿子。”

【一个坚定且唯一的选择,一束绝望里唯一的光亮。儿子从此无法选择的和妈妈结成了命运共同体。】

妈妈请来搬运工人,将前夫的一切从这个家里打包送走,

像擦干净杯子表面的水渍,

她将前夫的一切排除在外,

就好像这个人从来未曾在这个家里出现过。

然而,她却无法将儿子身上爸爸的痕迹彻底抹掉。

【遭遇重大创伤的妈妈并未给自己哀悼的时间,她马上投入了繁忙工作以及琐碎的家务,似乎一切都没发生过。然而潜意识里压抑下来的对前夫的恨、受损的信任、被抛弃的悲伤恐惧等情绪会以另外的形式呈现出来。要么形成精神躯体症状,要么将由无意识转移至新的承接者——即最亲近的儿子。】

接下来是小伟在学校的一段经历,好友们兴奋的谈论着接下来的毕业环岛旅行,讨论着女孩子写的情书,一副少年该有的快乐模样。

因为没有达到妈妈对自己成绩的要求,小伟去打印店伪造了成绩单,等着回家盖好章交给妈妈,却没想到,提前刻好的假章已经被打扫卫生的妈妈发现。

于是小伟和妈妈发生了争吵。

“妈妈是为你好,你怎么就不会想呢?”

“妈妈花这么多钱让你读私立学校,你怎么就不能争气一点呢?不能为妈妈着想一点呢?”

“你这样下去怎么考得上大学?”

“我看毕业旅行你就不要去了!”

妈妈正在生气和失望的状态下,儿子却说:

“如果是爸爸,他一定会让我去!”

【你看,和孩子吵架的时候,对“未来”的焦虑是最没用的武器,因为那是妈妈投射出来的担忧,并不是孩子自己的部分。另外妈妈把成绩和毕业旅行捆绑在一起,本来平常的毕业旅行变成了妈妈能够随时给出或收回的“权利”,也变成了孩子做错事的“惩罚”。】

【我们可以猜测妈妈此刻可能的心情:

1、委屈:我含辛茹苦的照顾你供你上学,你却拿那个抛弃了我们的背叛者来和我比较,在你心中我还不如他,那我的付出有什么意义?

2、失望和恐惧:我管不了他了,有一天他会像他爸爸一样做错事,远离我,抛弃我。

3、愤怒:丈夫抛弃我,儿子不听话,为什么我这么惨?

此刻被这么多情绪裹挟的妈妈,还能理性对待儿子所犯的错误吗?】

晚上,妈妈想进儿子房间,可是儿子已经将房门反锁。

妈妈只好独自走到小卖部买了烟,孤独的在黑夜里叹息。

然后她遇到了一位神秘的男士,给了她一个无比厉害的武器:

可以操控儿子人生进度的遥控器。

【试想一下,这世界上没有后悔药,但是却有一个随时可以将你的人生倒回到过去某一天的遥控器,而且它还掌握在另一个人的手上。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这一刻开始,儿子彻底成为了那个掉入杯底的塑料小人。作为纪培伟这个个体的主体性被阉割。】

儿子犯了错误,妈妈不再沟通不再教育,只是会让那一天重来一次,直到儿子作出正确的选择。

于是,那个做假成绩单的星期三他过了一遍又一遍,每一天的经历都如此相似,疑惑的他开始向妈妈求证:

“为什么每一天都是星期三?”

“如果你犯了一个错误不修正,你的人生将会永远卡在同一天。”

【我认为这句话是本片的核心。首先妈妈对孩子有了完全的控制权和审判权,所有的错误都是妈妈认为的错误。另外,卡在同一天的,只有儿子吗?作为控制方的妈妈,也同样卡在和儿子的同一天。假如妈妈对儿子的操控也可以被理解为一个错误,那么无论人生经历了多么漫长,最终还是会回到某一天,去为那些荒唐和错误买单。】

接下来妈妈为儿子安排了所有的学习和生活,计划利用遥控器的倒退功能让孩子同一堂补习班上到10次。

刚开始儿子还会抗争:

“可是10次也太多了吧?”

“15次”

“但是。。。”

“再说就20次”

【熟悉吗?这种提出异议就要被加罚的方式,“违者杀无赦”有效维护了专治。使得统治者更享受下达命令的快乐,而被统治者则为了生存逐渐放弃抵抗,产生习得性无助,甚至与统治者认同形成合作共谋。】

逐渐的,小伟发现,他连穿什么衣服也不能自己决定了。

妈妈安排了他的一切,并且不段的植入催眠,让他反复说:

“我一定会好好读书,考上好大学,不让妈妈失望。”

一堂无趣的补习课,上了15遍,听老师说一模一样的话语听到想吐,

他开始表现出焦虑的症状,不断的用指甲扣自己的手指,以及不断的快速按自动笔。

小伟独自回到学校,原来的好朋友都疏远了他,并且责怪他不去参加毕业旅行,称他为“放鸟王”。

一位热心的老师注意到小伟的闷闷不乐,主动和他聊天并提出要去和他妈妈争取一下。

老师去到了小伟家里,尝试说服妈妈允许小伟参加毕业旅行。

“小伟要补习。”

“影响到功课你负责吗?”

“我是小伟妈妈,小伟未来不论是一帆风顺还是穷途潦倒,那都是我的责任,不会算在你头上。”

老师无奈的离开了。

小伟独自躲在房间里,看和好朋友们录的15岁生日许愿视频。

他的愿望是“升到高中我们还是最好的朋友。”

此时妈妈进来了,劝小伟不要被老师洗脑,明天补习要加油。

小伟绝望的说“可是毕业旅行只有一次啊!”

“这些朋友上高中就不会再联系了,这个世界上只有妈妈会一直在你身边。”

【青春期,个体的发展目标主要是寻找自我,确定“我是谁”,因此最明显的需求就是完成独立、分化和自主性,想要自己做决定,并了解自己能够做什么,因此会主动在家庭之外寻求理想化客体,如同学间的友谊、偶像和追星以及对异性的爱慕。妈妈切断了孩子的友情和自主性,反复灌输妈妈的重要性,等于将孩子这个阶段的成长目标扼杀。青春期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会“固着”下来,成为一个一直“未完成”的结。而接下来,妈妈又将再一次扼杀小伟的最后一次自主的“成长”。】

反复卡在第一天入补习班的小伟,从补习班逃课,生无可恋的去到了图书馆透透气。

没想到在图书馆遇到了他生命中的彩虹——小岚。

小岚在图书馆的桌子上画下了动态自画像,俏皮可爱的动作,鲜艳的色彩,灵动的画风,一下就把小伟迷住了,久违的笑容不自觉地浮现在他的脸上。

他情不自禁的掏出笔,开始接着小岚的笔触画下去,仿佛久渴的人得到了甘露。

在家里妈妈是不允许他画画的。

小伟和小岚认识了,他们兴致勃勃的聊画家风格。小岚对艺术的了解和博学也为小伟打开了一扇惊喜的大门。

“我觉得你的风格和他有些像!”

“他是谁啊?”“松本大洋。你没看过?”“没。”

“不知道就会画!cool!”

“你有喜欢的画家吗?”“井上雄彦”

“浪人剑客?”“当然浪人剑客,灌篮高手是给小朋友看的。”

小岚点点头,两人在爱好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小岚毫不吝惜的夸赞他、大方的与他握手还主动邀约第二天的见面,

这一切都让小伟体会到久违的雀跃。

【青春中期(14-17岁)孩子对异性的爱实际更多是寻找异性的理想客体,从这个客体身上获得对自己的镜映,以帮助自己了解“我是谁”,“我怎么样”、“我想成为什么样”以及“我能成为什么样”,而小岚正好满足了小伟对理想客体的全部需求。】

原本已经彻底放弃抵抗的小伟因为小岚的出现,

迫不及待的想要去到“明天”,

于是他对妈妈撒谎说想要参加明天的测试了解自己参加了15遍的学习后,效果如何。

妈妈同意了,

然而小伟并没有去补习班,而是一头扎入和小岚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小岚带他去她家,她妈妈是画家爸爸是音乐家,家庭气氛宽松活跃,小岚的父母和孩子之间就像朋友一样友好又有趣。

“好羡慕你哦,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情,爸妈都不会逼你。”

“不然呢?你想做什么?”

“我想做的事情很多啊,想跟同学去毕业旅行,想去环岛,想和你一样知道很多画画知识,还想有时间打球。而且不想要补习,补习真的很烦。”

“我们可以一起去毕业旅行啊,一起去环岛,一起学习很多画画知识,打球,你可以教我啊!”

“什么时候?”

“未来啊,未来还有很多时间。”

“未来??可是未来要等很久。。。”

【小伟的愿望不过是一个少年最质朴的愿望了,在小岚看来,实现起来很容易,但是一提到未来,小伟就开始感到痛苦,我想对未来的“无助”和“触不可及”的感觉大概让他失落了无数遍吧。甚至被妈妈操作卡在同一天的他,连能不能到达明天都还未可知。】

他们在露台上自由的泼洒颜料作画。畅想未来。

那些五彩斑斓的色彩唤醒了小伟的生命力。

小伟也因为小岚的优秀而想要变得更好。

他开始主动学习英文,为了能够和小岚一起去美国。

但很快,妈妈发现了小伟的异常,并跟踪他在图书馆发现了手牵手的小伟和小岚。

小伟和小岚想吃麦当劳,妈妈却请他们吃了蔬菜沙拉。

吃饭的时候,妈妈看起来笑容满面,却旁敲侧击的问了许多问题。

两位少年完全没有意识到接下来等着他们的将是什么。

果然晚上回到家,妈妈逼迫小伟不要再和小岚来往。

小伟第一次发出了愤怒的反抗。

“我不要!”

“你说什么?”

“我说我不要!”

妈妈拿出了杀手锏遥控器,逼迫儿子说绝不和小岚再见面。

小伟跪在地上请求妈妈不要按遥控器,

并迭声说出妈妈反复要求他说的话:“我一定努力读书考上好大学不让妈妈失望。”

但这句话此刻并不是妈妈最需要的,

她看着跪在地上的儿子瞬间想到了丈夫的背叛。

眼神开始变得迷离:“你和你爸一样,都让我很失望。”

【单亲家庭常见的亲子问题,就是孩子无形中承接了父母之间关系破裂带来的恨和失望。这是孩子不能仅仅只做孩子,还得作为母亲投射父亲恨意的客体。】

“如果你按下去的话,我会恨你一辈子!”

小伟在请求不被接受后只好用唯一的武器——恨,来威胁妈妈。

但妈妈却回道:“现在让你恨我没关系,将来你一定会感谢我的!”

遥控器按下,

一切开始倒带,

小伟眼里的光在消失,

再醒来时又回到了初次进补习班的那个清晨,

从床上一跃而起的小伟,这次并没有和以前一样先向妈妈问好,

而是直接奔赴小岚家。

小岚出来了,但是在小岚那里,他尚是个不存在的人,

因为遥控器的关系,那些他们共同经历的美好回忆,还未发生。

小伟崩溃的在小岚家门口喊叫:

“我是纪培伟啊,你怎么都不记得我了!”

“我是纪培伟啊,怎么都没人记得我了!”

“我是纪培伟啊”

“我是纪培伟啊”

。。。。。。

【“我是谁”“我的重要性”“价值感”“活着的意义”在这一刻崩塌。】

小伟回家大病一场,梦里都是他的中学好友和小岚,他们在海边追逐奔跑,

生命仍旧还是彩色的,但只在梦里了。

从水底探出头来时,世界只剩自己,完完全全的绝望和孤独。

他开始用各种方式自杀。

绝食、溺水、割腕。。。

可是不论他用什么方式死去,

都会回到同一个清晨醒来。

在妈妈的遥控器下,唯一属于他自己的生命也没有了自主性。

他绝望的对妈妈说:

“妈,你到底还要我死几次?”

“你不可以这么想,你是妈妈生的,是妈妈养的,你不可以有这样的想法,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妈妈才会一直陪在你身边。”

小伟没有死掉,但是他的生命力从那一刻开始就消失了。

他长大了,成为了一个出色的经理人,也有了自己的家和女朋友。

【影片以成年后的小伟从大海中探出头来的画面,象征着小伟从妈妈窒息的爱中探出头来,有了自己的生活,可以稍微有喘息的空间,也有了一点点活着的希望。外在的控制略微松弛了,小伟是不是就可以做自己了呢?也许,玻璃杯换成大海,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束缚。前者有杯子的外沿,而大海是无边无际的内在。小伟内化了妈妈的控制,也就是说,当妈妈的玻璃杯不再能困住他的时候,他的心,也困住了自己。最重要的是,那一片茫茫大海里,始终只有小伟自己一个人。】

小伟搬离了和妈妈同住的房屋。

但在自己的家里,他开始对玻璃杯和台面上的水渍强迫性的在意,

像妈妈当年一样。

【片中没有讲小伟在经历了数次死亡后如何活下来,如何成为一个功能良好的社会人。但可以想象一定是采用了一些有效的防御机制,比如:与攻击者认同。作为生存策略,小伟不得不认同妈妈对自己的控制是“爱”,并且跟着她的安排往努力学习考好大学的路上走。长大后的小伟,仍然保持着对妈妈的顺从与听话,并在无意识里认同了母亲强迫性的洁癖。另外已经有女朋友的小伟还被妈妈安排相亲,即使是小到买一条方巾及方巾的牌子和款式小伟都言听计从。】

小伟听妈妈的安排去相亲,认识了从美国回来的湘婷,湘婷的父母和小伟的妈妈对待子女有近乎一样的控制,然而湘婷一直没有停止温和而坚定的抗争。说到被父母要求征婚时,湘婷果断的与美国的同性恋女友完成了订婚。

小伟震惊了。他沉默的看着湘婷。

【我想那一刻他想到了他曾经为爱抗争的惨败以及那以后再也不敢尝试的反抗吧?从那以后,他内心的那片大海和沙滩,从未有人真正涉足过。】

“我觉得你很勇敢。”

“生命是我们自己的,他长什么样子,都应该由我们自己负责。”

【这一刻小伟的意象里再次浮现出自己在大海中探出头的画面,也许湘婷的勇敢给了他示范,他又有了新的抗争的勇气和希望。】

湘婷问:“你去过纽约吗?”

一句话再次把小伟拉到了那个和小岚一起躺在彩色颜料里畅想未来的下午。

“我希望我可以去纽约学画画,哪怕最后发现自己一点才华也没有,那也没关系啊,如果可以认识很多很厉害的人,那一定很酷。”

【小岚也和湘婷一样都是勇敢的女孩啊,追逐自己的梦想,不怕失败。】

小伟开始去社交网络上寻找小岚的身影,看着小岚在纽约和艺术作品的合照,梦里的那一抹彩色又回来了,他的眼泪滑落下来。

一个勇敢的计划在小伟心里逐渐生成。

他给妈妈定了飞欧洲的旅行团,然后计划趁机偷偷拿走那只多年来控制着自己人生遥控器。

【此时那个遥控器对他来说,是不堪回首的噩梦?还是一线回到过去的希望呢?我不知道。】

此时小伟又开始体会到刚开始被妈妈控制时的紧张和焦虑,他不断的扣着手指,仿佛要面对一场久违的战争。

妈妈出发了。

小伟潜入了妈妈的房间,

他摩挲着装遥控器的保险柜,像一个圣徒抚摸着上帝的衣襟。

密码数次输入失败,他坐在地上,流着眼泪咬着手指,紧张得像个犯错的孩子。

突然他想到了一串数字,决定试试。

数字输完,画面经历几秒钟的彻底黑暗,然后在逐渐亮起来的窗口,

小伟独坐窗前,曾经的一幕幕历历在目。

被剥夺的友情、上不完的补习班、彩虹般甜美灿烂的初恋、以及无法完成的死亡。

没有那之后的任何一天。

【影片拍摄手法非常好,配乐、光影、节奏,将情绪烘托到顶点,又擅长使用多种象征手法,如遥控器被看到的瞬间画面的黑暗,我想是小伟那一刻巨大的无法言说的情绪的最佳表达。】

忘带护照的妈妈此刻回到了楼下,看到失魂落魄的小伟正从马路对面走来。

“你手上拿的是什么?”

遥控器被妈妈发现,小伟第一反应还是想要逃跑,

在妈妈一声怒喝后,

小伟颤抖着决定回应妈妈:

“这不是你的遥控器,它是我的!”

“它!是!我!的!”小伟怒吼着!

“你以为遥控器我只有一个吗?纪培伟!”

妈妈深谙控制小伟的秘诀,小伟绝不可能从她掌心逃脱,她很是笃定。

果然,小伟在她的怒吼下再次陷入眩晕般的绝望,但片刻他又清醒过来。

毅然决然的朝妈妈走过去,他的手指放在妈妈常按的返回按键上。

此时一辆大卡车飞速驶来,正好撞上小伟。。。

画面回到了小伟与小岚初见的那一天。

彩虹般的小岚在图书馆书桌上画着画,小伟满眼含泪的走向她。

那一刻阳光正好,小伟脸上的泪水瀑布一般倾泻。

悲伤、委屈、兴奋、期许。。。许许多多高浓度的情绪包裹着15岁的小伟,

但没有一句言语能够准确的帮他表达。

只能任自己被泪水淹没。

故事停在这里,没再继续。

结局给了大家许多的想象空间。

我希望那一场车祸毁掉了遥控器,尽管妈妈可能还有别的遥控器,

但带着今天的勇气回到过去的纪培伟,

是否会有不一样的可能呢?

一些想法:

影片看完了。

真是一个令人窒息又悲伤的故事。似乎非常的荒诞,现实中真的有这样的遥控器吗?

假如你从心理层面去看,就会发现这个遥控器其实很常见:

“完全不在自己的控制中、

不断的重复体验、

既无法放弃又无法前进、

一到快乐时刻就会出现噩耗、

反复体验的往往都是痛苦的部分而不是快乐等等。”

这在心理治疗里被称作“强迫性重复”,

创伤或无法完成的遗憾被压抑进潜意识形成情结,

让一个人反复的重现早期相似的关系模式或者行为模式而不自知。

一次次在现实中体验过去相似的情景想要获得当时没有获得的渴望或完成某个求证。

而现在的小伟,

带着多年成长的智慧和勇气再去面对生命中至关重要的那一天时,

他手里真正握着自己命运的遥控器,

也许改变就会发生了。

回到现实中来看这部影片的内容,

我们要声讨妈妈的控制吗?要因为养育失误而全盘推翻妈妈的爱吗?

当然不是。

我想影片的目的是呈现,用一个故事将一个家庭模板呈现给大家,

至于每个人能从这个“呈现”里获得什么就不一定了。

豆瓣上有一个话题是关于《这部片是不是拍给父母看的》。

很多人认为并不是,就影片中的妈妈来说,

她和儿子一样被卡在了某一天。

她的世界在那一天颠覆。

某种意义上来说她也是需要帮助的那一个。

在这样的情境下,她所有的力气只够用来维护自己安全感的脆弱堡垒。

影片中,儿子反反复复的自杀不过是反复验证了“遥控器”的有用而已。

所以我们能做什么呢?

我想这部片是给那部分记得自己曾经是孩子,

又想要在未来或现在成为更好的父母的年轻人看的。

如果父母不能改变,

作为孩子的我们要思考的可能是生存策略。

如何在求生存的基础上,保留一点点的自我,

先活下来,再计划在某一天将“命运的遥控器”拿回到自己的手上。

作为父母,

我想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去直面我们内心的恐惧,

让“我自己的事”在自己这里终止,

觉察那些被包裹上“希望”、“爱”和“为你好”的糖衣里面的“毒药”。

承认孩子,做孩子的前提是他自己。

承认父母,做父母的前提是他们自己。

“陈淑丽就是陈淑丽,做了纪太太和小伟妈妈之后,你也还是陈淑丽啊!”

最后附赠一首诗:

《致孩子》

作者:纪伯伦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藉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並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

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

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著快乐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

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END

文 | 一颗诺ENO

详情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22-2023 www.55y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