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 连载至4集

分类:国产剧 中国2022

主演:叶清,赵昊,曾卷华,鲁海子,乔钢

导演:范承祥,顾菡丹

获取更多文娱资讯,欢迎关注 “ 文娱一线 ”微信公众号(wenyuyixian) 考古不停,记录不止。

- 作者:艾洛菲

- 来源: 文娱一线(wenyuyixian) (原文链接:相信我!这波入“坑”不亏)

从新闻报道到纪录片《探秘三星堆》《又见三星堆》,三星堆考古成果带来的惊喜一直未曾间断。那么,三星堆“坑”里的考古人有着怎样的故事?

10 月 20 日,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 站”)播出平台自制纪录片《不止考古 · 我与三星堆》。从文物发掘、修复、保护和研究等多个维度出发,将三星堆考古人真实、生动的日常生活呈现给观众,打破大众对考古人的刻板印象,让观众在一个具象立体的考古世界,看一看或许从未想象过的文物“背面”的世界。

着眼于考古人以三星堆祭祀坑为核心范围的发掘工作,室内室外“两坑”并行,在目前播出的两集中,考古人在“坑”里有着怎样的故事?

一切从一段珍贵影像开始——镜头“下沉”到装着三星堆祭祀坑第八号坑的玻璃工作舱内,大口尊“艰难”的出土过程,让八号坑负责人赵昊和他的同事们铆足了劲儿。

在人力和器械的共同努力下,大口尊缓缓“破土而出”,离开了沉睡三千年的土坑。

类似这样的工作场景在片中并不少见;而片中也多用到近景、特写,以及时不时来冒出的微焦镜头、第一视角的镜头,让观众能更沉浸地“入坑”观看。

“反向躺平”是种怎样的工作体验?

走进钢架玻璃工作舱,低头望去,升降板上趴着的一个个白色身影正在坑底紧锣密鼓地开展发掘工作。

舱内考古人的主阵地是考古坑底的升降台,而趴在升降板上则是工作舱内的考古人们唯一可以让自己的身体得到放松的姿势。

一铲铲刮土,一点点挪移,看到文物独特的样貌时还会忍不住调侃两句。

这天,K8祭祀坑里,大家对着一个刚露出面目的青铜器疯狂输出。

枯燥的考古日常,在文物“大白”们的调和下,变得鲜活有趣。

由于长时间趴案工作,赵昊的腰板,他的同事何晓歌的膝盖开始亮红灯。

文物出土时,身在升降板上的他们由于没有很好的站起发力点,再加上要将沉重的青铜器(比如K8坑里最大的、镂空式青铜神坛)在不受损坏的情况下,从土里缓缓“捧”出,这些给他们的腰腹带来了不小伤害。

从趴姿到起身,也在消耗着他们膝盖的生命力。何晓歌带伤上阵并自创圆规式起立动作,她的老师也因为考古工作而磨没了软骨。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因为热爱,所以即使是身体伤痛也无法阻碍他们对考古工作的热情。

与赵昊他们一墙之隔的三星堆遗址考古队员乔钢,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他和三星堆考古技师曾卷华,三星堆遗址发掘负责人冉宏林,需要用探方考古法对考古遗迹进行定位,在一铲一划一杵中,找寻古马牧河的踪迹,明确当时古蜀先人们是先铺土还是先盖房等问题。

有时,乔钢还要催一催帮他们挖坑的嬢嬢们“快一些”“动起来”,让她们帮忙把盖在探方上的塑料布揭开。

辛勤付出并非一直一无所获。随着洛阳铲的一次次打入,古马牧河的故道得以确定,而这又将成为三星堆祭祀文明研究的新助力。

然而天马行空的古蜀人,带给乔钢惊喜的同时也留给了他不少问题。

同样从事户外考古的三星堆遗址考古队员王瑞,需要跟队员们一起在位于月亮湾的三星堆遗址“抠抠凿凿”,找寻古蜀先人的遗迹。26岁的王瑞,这天迎来第一次带队工作。

虽然开工的历史惊喜只是一块石头,但“石不可貌相”,经王瑞的分析,这块意外惊喜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快速吃着早饭(一块紫薯)的王瑞,见闻帮忙挖掘的工作人员挖出来一块陶盉,难掩欣喜。

然而“探方”过程中并非时常有惊喜铺路,更多的是解决难题。怎么办?每到此时,王瑞便会向“身兼数职”的冉宏林请教。

虽然琐事繁多,但只要有空闲,冉宏林就会到舱内舱外各个现场看一看,也就是他所说的“串方”;同时,他也会利用这样的机会帮助年轻考古人解决一些疑难杂症。

与王瑞一同奋斗在田野考古第一线的还有同队队员许丹阳、傅悦。

从舱内来到舱外,许丹阳的主要工作围绕着一方特殊的黄土展开。

另一方土坑里,傅悦面对让她“水土”不服的黏土层有些发愁;同时,土质杂、探方深、时间紧都成了她的难题。

解决这些难题,不仅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要一些信念支撑。

验收勘探成果时,傅悦基本确定了城墙的边界,初步探明了城墙和壕沟的年代关系,对此,傅悦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原本忧心忡忡的她也在王瑞的帮助下渐渐找回了良好的心态。

然而,胜利的脚步临近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又搅乱了计划。复原被积水压垮的方坑成为另一大难题。

提振精神,抓紧时间调度,抽水、舀水、搬运泥沙、重新划线……“抢救”工作有序进行着。

事后,王瑞吸取教训,提出了更加周密严谨的预防措施;许丹阳则仔细理清了工地记录,确保探方的每个细节都保存完好后,淡定地笑言:“下雨了就可以休息了嘛。”

最终,几乎被雨水“影响”的方坑逐渐恢复了原貌。随着麦收季节到来,考古工作也暂时告一段落。

1986年,三星堆一醒惊天下。一号、二号祭祀坑出土大量造型神秘的文物,让关于三星堆文明来源的各种说法火爆一时。当年的考古人,用锄头、洛阳铲一点一点地刮着土地,将神秘的三星堆带到了世人面前。

现在,三星堆的祭祀坑工作已经推进到八号坑。在考古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的当前,祭祀坑不仅被装进能调节温度湿度的钢架玻璃工作舱内,满足考古工作诸多需要;还有多样试验方法和新科技,成为三星堆考古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狠活儿”。

赵昊在排除多种方法后,引用刑侦破案手段里的鲁米诺试剂,初步验证了金箔上“红斑猜想”。

乔钢遥控着无人机,拍下挖的方方正正的坑位全貌,将影像输入电脑中做进一步分析。

人与技术都在为这一文明的完整面世不断努力着。

“他的‘驴’很快,用惯性漂移过弯”

“K8这个坑,有点儿深”

“赵昊不仅低估了坑的深度,也高估了腰的强度”

“显然他还不明白不动产的重要性”

如果说片中风趣幽默的源泉是考古工作者和他们的工作日常,那么集正经感和吐槽式为一体的解说,融灵动性、活泼感为一身的BGM,以及后期动画、花字形式的科普小知识等,则是快乐源泉的“最强辅助”——让这部纪录片在拥有趣味性的同时也铺满知识性。

片中,暂停或结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考古工作后,赵昊、何晓歌、乔钢、王瑞、许丹阳、傅悦他们也回归到拥有烟火气的生活中,享受片刻闲暇时光。

或许数千年的古蜀先民们也跟他们一样,在结束了一天劳作后,躺平家中,仰望着触不可及的星空,任思想的野马在田野上奔腾、驰骋,最后将思绪具化成现在深埋于坑内的精致器皿。

舱内,赵昊的K8祭祀坑提取依然在继续,器物表面红斑的谜题也需要更多的实验分析;舱外,乔钢祭祀区房子的边界也越来越清晰,他们正在一步一步地解开;田野上,随着王瑞、许丹阳、傅悦的认真“推敲”和规划,星星点点的探方正在重构一座恢弘的古城;而三星堆考古人的故事也在“惊喜”被一次次发掘的过程中,继续讲述。

主编:依梧

作者:艾洛菲

编辑:周柳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标注“原创”的文章系文娱头版独家稿件,文娱头版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如需了解转载及合作事宜请添加微信13521859160。

详情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22-2023 www.55y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