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与哲学 正片

分类:纶里片 法国2005

主演:Daler_Nazarov,Mariam_Gaibova

导演:莫森·玛克玛尔巴夫

在没有看到莫森·玛克玛尔巴夫2006年电影《性和哲学》前,无论如何,是不敢想象一个伊朗电影大师会用《红色迷情》的《车队主题》做为电影的背景音乐与主色调,去创造性的表现一个身为舞蹈教授的主角与四个女情人的关系。冷静一想,用《车队主题》再适合不过这部电影所阐扬的主题,激昂、明快又来如风去如电的奔放主旨。

四个情人,从空中到地面,角色不同,自然表现手法与力度不同,而用不同的舞蹈去丰富其不凡的想象,也很有震撼力。因而,情感的哲学,在无尽与瞬息的盘旋中,犹如《红色迷情》旋律中所表现的“激情与哀愁”一样,既需阐发更好的情感哲学,又要在纷纷落叶所铺就的林荫道中缓缓而行。

《车队主题》音乐,仍是十六年前陈美制造的“小提琴神话”最为飞扬与动听,而本片采用的就是这种节奏明快的和弦。影片始与终都是以主人公驾车而行为主轴,所展开的“性与哲学”也与匆匆、急促和缺乏耐心的人性相关。

影片实在妙不可言又趣味盎然。

除了《车队主题》音乐外,还融入中亚的美妙风情与特有的伊斯兰音乐和中国笛乐,使影片扣人心弦而大饱耳福。结尾之处更是显示出莫氏电影的惊人想象力,当男主角疲于奔命周旋中头三个女情人中回到室内时,没想到最后出场的女情人,竟带着连同他四个男情人集体亮相,直把男女情感世界的复杂、平等、美妙与无奈,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继而引发人性与情感链接的思考。

一直以为莫森·玛克玛尔巴夫与阿巴斯,完全是两种不同风格的大师,各有千秋。阿巴斯的电影讲究情节的巧妙,深谙电影之道,节奏沉静,但过于缓慢,偏向人文与哲学思考,融入其中,在故事与叙说中,耐人回味之余,却显得好看不足。而莫森·玛克玛尔巴夫则是说故事的高手,他更注重电影本身的要素,电影本身对他来说是最重要的,故事要有嚼头,视野要开阔,在此基础上,他会恰到好处的渗入人文关怀。他之前的《坎大哈》、《万籁俱静》和《骑车的人》等电影,无不呈现出他对电影深刻表现力。而这部《性与哲学》,会让你想起卡洛斯的《探戈》诸舞蹈电影,也会让你想起阿根廷名导索南纳斯的《探戈,加德尔的放逐》,但他们仍是不同风格的电影。

让导演煞费苦心的是,这部《性与哲学》是在塔吉克斯坦完成的,不言而喻,因为伊朗国内政治、民俗与现状,不可能让其在国内拍摄。好在塔吉克斯坦同属伊斯兰世界,离伊朗又很近。于是故事的主人公就像是个漫游于严谨的中亚人与浪漫的法国人内心情感的苦泅者。似乎也暗示着人性情感的不可调和性。

其实,伊朗经历过巴列维国王亲美统治不少年,那时阿巴斯、莫森·玛克玛尔巴夫等电影青年,浸润着正值辉煌的好莱坞六、七十年代末前的电影高潮,加之受欧洲电影的影响,渐渐形成了他们自己的风格,以至于1979年霍梅尼宗教革命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于是这批有着深刻底蕴的电影人走了出来,还带出了马基德、潘纳希、哥巴第和马氏的女儿一批电影新锐,可谓好评如潮。

因而,伊朗电影的深厚崛起,决非偶然,是多种文明与因素融通的结果。另外,很多人在媒体上总是误读伊朗,总是把伊朗误读成中东或阿拉伯国家,其实不完全是,而伊朗的溯源就是伟大的波斯文明古国,只不过是信仰伊斯兰的西亚国家。

一直热爱伊朗,感佩那里的电影人。因为《车队主题》的动听,又让我平添更多的感怀。而电影人对情感的各种诠释,都从一个侧面说明人性的乖张、有趣和神秘。想来人活着是如此的无奈与长叹。凄风苦雨,也无法遮挡企盼的眼帘。

生命在旋转中,慢慢学会一些反思得来的顿悟。剥落掉束缚的盔甲,蜕变的蝴蝶翩翩而起,虽只能活过一天,可那也是一生的光芒。你想无论是远去的人与事,留下来的虽只是片思微言,却都会是人生宝库中的闪亮钻石。正如美妙的琴音《红色迷情》与《车队主题》皆所激荡出的“激情与哀愁”一样,总是令人一往无前又幡然醒悟。

2007、6、1

详情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22-2023 www.55y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