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下的欲望 正片

分类:纶里片 美国1958

主演:索菲娅·罗兰,安东尼·博金斯,伯尔·艾弗斯

导演:德尔伯特·曼

——浅谈《榆树下的欲望》

《榆树下的欲望》是由“美国戏剧之父”之称的尤金奥尼尔所著。奥尼尔的一生写过40多部戏,并在1936年,由于其不凡成就被瑞典文学院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奥尼尔的作品强烈谴责金钱至上的物质主义和虚伪的道德准则,揭示现代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表现出剧作家对理想的追求、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以及对这种追求与探索价值的肯定。在《榆树下的欲望》这部作品中也表现了物欲与情欲下人性的悲剧。接下来主要从由金钱为代表的物欲以及女性人物表现情欲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物欲横流下人性的冷漠

马克思曾说过:“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在《榆树下的欲望》中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受到每个人物对于物欲的贪婪,农庄的主人凯伯特傲慢,把一切都不放在眼里,他充满占有的欲望甚至将亲情与仁爱都置于物质的占有之下。就连他的妻儿都成为了他攫取财富的工具,他让他们终日的劳动,丝毫也不看重他们之间的任何情感。西蒙与彼得也将一心想要获得农庄的所用权,但当他们发现无望后,便投身到寻金热的狂潮之中。他们决然的离开农庄,对父亲、弟弟没有丝毫留恋之情,成为被物欲趋势的工具。而伊本与爱碧也是为了农庄的继承而委曲求全的一直留在这块土地上。正是他们对于物质,金钱的追求才深刻的展现揭露的人性的麻木,冷漠,导致最终悲剧的诞生。

归根结底《榆树下的欲望》所描述的悲剧的始作俑者应当是那个时代的经济关系与意识形态。“文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的全景是社会全景的真实反映。”在当时的美国快速发展的物质文明使许多人丧失了传统的道德信仰与人生价值,人性中的真善美被无情的扭曲,人性全面丧失。

二、伦理视角下情欲的反叛

爱碧作为凯伯特的第三任妻子,与凯伯特没有任何感情,但当他第一次看到伊本时,就对他心生爱慕。爱碧没有任何顾忌,丝毫不掩饰自己对与爱情的追求,两人被情欲支配在道德上放纵自己,在有悖伦理的情况下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的诞生注定是悲剧的开始,在爱碧的世界中爱情至上的原则可以超越一切,哪怕是骨肉之情。为了向伊本证明自己的爱,最终她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孩子。伊本在震惊之后,感到了爱碧对自己无上的爱情,最终两人在阳光下等待警察的到来。爱碧为了爱情抛弃了财产,这无疑是金钱至上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一束人性的光辉。看似荒诞的乱伦爱情,为爱杀子,但也体现出女性的反叛,对身份的反叛,以及对母性神圣化的反叛。

我们在传统的道德伦理规范下,常常认为母亲会是一位女性最重要与最伟大的身份。由此我不禁想到了《黑骏马》的结尾索米娅对白音宝力格说:“我受不了,我得有个婴儿抱着!我总觉得,要是没有那种吃奶的孩子,我就没法活下去。”孩子对于这样一位女性来说是她身份与价值得到认同的体现,索米娅的母性意识是对她的个人主题意识的一种遮蔽,也给她带来希望的力量。但爱碧不是,相反此刻的她反而会憎恶母亲这样的身份,她是一位爱人,一位纯粹的爱人。孩子不是她的希望,而会变成她爱的污秽,玷污自己纯净无杂的爱情。不但如此,爱碧杀子也打破了母性被神圣化的评价,舔犊之情在许多时候被扩大化甚至神圣化强加于女性身上,一方面是由于母系社会的历史渊源,另一方面也与当代男性社会身份价值有关。

三、超现实主义表现形式的塑造

在《榆树下的欲望》中榆树指农场旁边环绕着的大榆树,它指代的应是伊本的母亲,在凯伯特藏“私房钱”的宝地四处都是浓郁的大榆树,母亲也就是在这里让伊本发誓将来要夺回土地,母亲死后的墓碑旁也都是榆树矗立四周。榆树代表母亲亡魂不散,一直在注视着儿子能够完成夙愿。凯伯特也说:好像有什么东西从榆树上落下,爬过屋顶钻入烟囱,游走在每个角落,鬼鬼祟祟又扰乱人心,骚扰着。并且在第二幕的第三场中舞台设计,此场特别注意用灯光和音效营造诡异气氛,可考虑灵魂出窍等神秘主义形式或是其他新颖的表现手法。这里突出营造了诡异神秘的氛围,也为伊本似乎看见母亲,背叛母亲而做了准备。

这些幻觉的产生都与伊本已故的母亲有关系,这种暗喻似乎是对爱碧和伊本的现实矛盾的一种冲突。伊本对母亲的忠诚和爱碧乱伦的爱情是一种现实的冲突,爱碧因为物质的欲望而和凯伯特结婚和伊本母亲不甘心死在自己的农庄之间物欲的冲突,都借以这种表现形式呈现出来。

尤金奥尼尔用具有力量、诚挚、与深沉的情感,细致描写人性的深度与广度,充分展现现实社会的冷酷与温暖。正如在剧本结尾,奥尼尔用旭日东升的天空来象征人性的复苏和爱对罪恶世界的最终征服。详情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22-2023 www.55y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