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先生 HD中字

分类:喜剧片 其它1971

主演:ЕвгенийЛеонов,ГеоргийВицин,РаднэрМуратов,СавелийК..

导演:亚历山大·塞里杰

这是1971年拍摄的苏联电影。先是看的1966年的《安德烈·卢布廖夫》,看了一小时,没看懂。只记得里面的一句话:“在无知的黑暗中不能随心所欲。”所以立刻很知趣的放弃了。再看这部《幸运先生》,马上就知道影片是专门为我这样的人拍的。浅显易懂,令人发笑。

故事讲的是一伙盗贼偷了彼得堡博物馆里的一套金盔甲。警察局着急破案。正好碰到一个演员特廖什金,和那个盗匪的头目“笑脸”长的一模一样。警方大喜,于是利用他寻找那个真的“笑脸”,一来二去,整出了许多闹剧,最后警方如愿以偿,特廖什金也携得美人归。

影片并没有反映什么深刻的主题,即使是在笑料上,也比不上《虎口脱险》啦、《老大靠边闪》啦这样的影片来的精彩。然而很贴近现实。尤其是案件追索的过程。不经意间,绘出了一幅七十年代苏联的社会风俗画。那狭窄的街道,老旧且粗糙的房屋,简陋的公交车。被照顾的小女孩对特廖什金说:“爸爸不要我们了。”海滩上几个哥们打工挣钱;卢布的贬值以及被偷;几个小偷背后的辛酸经历。在家里卷烟,大有“能冒烟的除了导火索,什么都抽”的豪气。除了这些桥段,影片中还频出金句,例如开头的画外音说:“ 每逢庆祝新年的到来,人们会把生活变为礼物的循环往复。父母送给孩子们礼物,丈夫送给妻子,妻子送给女友,女友送给单位的同事,同事又送给领导,领导再送给重要的政府要员,而政府要员又将这节日的精髓继续传递下去,把这新年的礼物传遍整个城市,乃至流转于世界各地。”这种流程让我们听来,是那么熟悉,似曾相识吧?再有就是警察局长的爸爸对同样是警官的女儿伊拉发出的至理名言:“我希望你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抓捕这些罪犯上,不如想想怎样才能给自己找到一个正常善良快乐的小伙子。”很好笑却也是实话。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心都是差不多的,不同的是他们说出来了,而在咱们这里则是把心埋的深深的,只是嘱咐子女事业第一工作为重。这也算是地域文化不同的原因吧?

影片中匪首的相貌和特廖什金一模一样,编导把这个发挥到了极致。特廖什金被警方动员让他扮成匪首“笑脸”,特廖什金不想淌这个浑水,直接拒绝了。这时维拉说:“他会回来的。”果然。当时满大街都是笑脸的通缉令和照片,几天里特廖什金被人认出来好几回,几次被扭送警察局。特廖什金只好被迫答应了警方的要求。最后特廖什金与笑脸混战后,倒地一个,走出来一个,维拉也认不出来谁是谁了。这或许是影片中最精彩的部分了。后来的美国影片《未来世界》中有相似的桥段,疑似就是抄袭这里的。

说到抄袭,不得不说当时的苏联导演有过许多很好的想法,只是不懂得在影片中如何将这种想法发展、深入下去。这种构思到了好莱坞那里,结果就完全不同了。例如影片中的打斗场景,是安排在炼钢厂,影片编导只是利用了高炉中产生的红色光线,来衬托打斗的残酷。虽然也很好看,可仅仅是这一点,令人觉得可惜。可是在《终结者1》中,却把这场景发挥到了极致。把施瓦辛格放在钢水中煮了好几次,这才叫惊心动魄。所以好莱坞的做法真的值得咱们学习和借鉴。

观感写完了,说点题外话。前面说到了影片的雅和俗。其实无论是商业片和文艺片,都会遇到这个问题。电影也好文艺作品也好,都是为了叫别人看的,如果没有了观众和读者,你拍它干嘛?你写它干嘛?既然有观众,编导在构思影片时,就要考虑观众的理解能力。任何一个导演如果不顾观众感受,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考,那你拍了电影之后干脆闷在家里自己看就好了。照我以前的想法,电影由于时间的限制,体量不大,不可能表达深刻的内容。后来看了《公民凯恩》之后,被折服被感动,完全改变了以前的想法。一个好电影,可以在描述了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背后,引发很多的思考。

有的很俗的电影,俗到了了低级趣味的境地,会让观众感到,原来当个导演这么容易,可以这么下贱。于是避之不及。有的很雅的电影,雅到了让人莫名其妙。没有了情节没有了故事,只顾自说自话。它有豆瓣的高分,却没有什么观众,只能让大家都敬而远之。失去了影片应有的娱乐功能。更有一些附庸风雅的导演,说着自己也不懂的话,做一些自己也不理解的动作,故意莫测高深,以显示自己的“雅”。这就有点欺负人了。电影和文艺作品的最高境界是雅俗共赏,做到这一点,就看导演的功力了。这是他的人生思想和经验的综合。通常很难做到。一个雅俗共赏的电影,无论它描述的是什么故事,终归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人物。我自己的感受是,如《阿甘正传》、《两个人的车站》、《小偷家族》,咱们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爱情神话》等就是雅俗共赏的成功范例。

本人评分:6.0。详情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22-2023 www.55ys.net All Rights Reserved